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日,人民街街道人大代表活动室组织代表以“实打实”的监督姿态,紧盯辖区2025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通过“听民意”“盯落实”“见实效”三部曲,实现与民生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推动街道用心用情书写有温度、有力度、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沉下去”听民意,找准民生“痛点”
民生实事项目“为谁而办”,群众最有发言权。人大代表将监督的“起点”放在倾听民声上,以“人大代表活动室”“民主议事厅”等平台为依托,以民意征求表、“接访日”、现场走访等为渠道,与居民拉家常、听诉求,靠前服务找准民生“痛点”。从老旧小区屋面漏水到下水管网维修,再到地下室垃圾清理及院内化粪池清掏等,代表们逐项记录、分类梳理,确保监督的“靶心”对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盼”,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民心摸透。
“盯落实”抓关键,监督把握“节点”
民生实事项目能否高效落地,全流程监督是关键,人大代表聚焦项目规划、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由人大代表、街道纪工委、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及劳务公司对辖区屋面防水、墙面抹灰刷漆、打地坪等12类项目进行初验,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台账核查”方式逐项核验。针对验收中发现的雨水管安装后脱节、高空垃圾清理不彻底等问题,明确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对社区提出加强日常巡查与整改力度要求,建立项目“回头看”长效机制,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见实效”暖民心,打造优质“看点”
通过全过程精准监督,辖区民生实事项目成效正逐步显现。漏水的屋面得到妥善修缮,居民告别“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的困扰;堵塞的下水管道彻底疏通,雨季积水问题不再成为街坊邻里的烦心事;断裂的雨水管修复一新,排水不畅的隐患被连根拔除……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实事项目带来的实惠,脸上的笑容多了,心里的满意度也高了。
此次“零距离”监督,既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生动体现,更是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初心的深刻实践,不仅推动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更架牢了人大代表与群众间的“连心桥”,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民生温度与实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