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城中区审计局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项目审计为抓手,以大数据技术为引擎,聚焦领导干部责任履行,推动数据应用与预算执行、政策执行、责任落实、项目规范等审计领域深度融合,在优抚资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财务收支等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分析,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数据整合,充分运用“一体化”分析平台。全面收集各预算单位财务数据资料,整合预算管理、资金补贴拨付、社保一卡通发放等业务数据,累计分析数据897条,实现跨部门数据实时共享。针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特点,运用“专项资金挤占挪用”“惠民补贴发放风险”等2类数据表分析模型,运用SQL、Python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筛查,精准锁定疑点数据,明确重点核查方向。
深化场景应用,有效实现“全覆盖”精准监督。运用大数据比对优抚对象信息库与殡葬、户籍等数据,发现重复申领、冒领、超期发放等问题线索,通过资金流向追踪分析疑点。对接“一卡通”发放系统,对伤残军人抚恤金、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12类补贴进行全量分析,查实虚报冒领、非“一卡通”账号领取补贴等问题,促进资金合理拨付专款专用。
强化能力建设,着力推动审计效能“再升级”。对财政、财务及退役军人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覆盖分析,按街镇区域分类构建问题疑点,形成26个数据分析模型,助力审计监督走深走实。此次大数据应用,有效增强审计干部大数据应用能力和审计本领,进一步锻造审计干部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担当,以有力有效审计监督推动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