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中区人社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促进就业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精神,巧用“加减乘除”法,在保障企业用工引才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发挥政策效益,全力推动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加”码赋能,破解用工难题
“因节后复工复产需求,公司需要招聘工人,我们把需求反馈给中区人社局后,他们安排专车‘送工上门’。有效缓解了用工需求,解决企业燃眉之急。”天合光能青海电池组件人事主管孙全奎表示。
紧盯春节前后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项目用工需求,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契机,摸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求职意向,根据企业用工计划、招工进度、缺工工种等信息,精准匹配,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创新开展“乡村招聘大集”“零工专场”“送工入企”等招聘会11场,组织40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486个,达成初步意向共1031人(次),线上投递简历441份,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8万人(次)。累计为辖区内14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579人,助力园区企业招工引才,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减”负降费,激发企业信心
“春节后,我们收到了人社部门稳岗补贴245.7万元,对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提升职工技能降低了成本。”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人事主管王佳表示。
紧紧围绕社会保险“稳就业、防失业、兜底线”目标,在纾困减压、稳岗扩岗、为民办事上持续用力,做到政策精准推送、服务精准对接、补助精准直达,用“真金白银”为企业“护航”。以“免申即享”经办模式,通过数据比对、智能审核等方式,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3900余家企业降费减负1685.96万元。全力稳岗位促就业,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稳岗位、促就业、保民生作用,发放稳岗补贴24户9.74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11户9万元,社保基金惠企惠民政策优势持续发挥,为市场主体稳定健康发展吃下“定心丸”。
“乘”势而上,叠加要素资源
“年初,我们公司引进的团队在人社局推荐下,成功入选了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这为团队项目落地节约了很大成本,也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带动新增产值。”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成荣表示。
以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为出发点,坚持党管人才,利用“城中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进企业活动,将人才服务窗口前移,为辖区企业宣讲省市重点人才政策、就业创业政策,针对重点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积极推荐企业申报省市人才项目,选派专人指导企业申报人才项目,今年推荐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1名人才、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个团队成功入选“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有效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去”寻求引才合作探寻有效路径,帮助企业搭建“陕甘宁青联盟”招才引智平台,开辟广阔的人才引进渠道,携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12个岗位赴西安参加“金秋招聘月系列活动”,推动区域人才有序流动、有效配置,活动累计达成意向111人。
“除”冗补短,保障提档升级
“通过城中区“零工驿站”小程序注册成水暖管道维修师傅后,平台会定期为我匹配订单,每个月工资也有五六千,感谢政府提供这样一个家门口就业的平台,让我可以不出门就找到活干。”零工驿站武永超师傅表示。
以多渠道灵活就业为目标,着力消除就业信息壁垒及就业障碍,充分挖掘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带动就业潜能,与蓝师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捆绑建设“城中区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针对辖区灵活就业人员及零工群体,开展线上线下系列零工专场活动,进一步提高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数智效能,有效解决各类求职者就业难题,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零工驿站”自成立以来网站注册企业153家,注册求职者1501人,匹配灵活用工订单1.485万单,日均工资2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