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孩子可以“托”到幼儿园去上学,而年迈的父母是否可以“托”给社区日照中心照料呢?是否可以不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居住的环境就可以养老?城中区民政局党支部紧盯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整合资源,以“党建+”为统领,社区养老服务场所为载体,以专业工作人员为支撑、党员志愿者为补充,打造“党建引领+养老服务”新模式,满足辖区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用实际行动托起幸福“夕阳红”。


党建+资源,织密养老服务网。为全面构建社区照护体系,切实解决部分老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且存在短期照料缺失的难题,在更可及的范围内为辖区老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家门口照护服务,区民政局党支部以原居安养为理念,采取“民政主导、社区负责、第三方服务、全社会参与”的方式,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1-2周不等短期托养、看护照料、医疗健康等服务,打造“家门口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党建+阵地,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城中区民政局党支部以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阵地,在前营街、香格里拉、瑞驰社区打造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文娱、短托、看护照料为重点的康养型、学习型、照料型“家门口养老院”。作为养老机构的补充和延伸,“家门口养老院”将为入住的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照护计划,为每一位老人建立档案,不仅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护、精神上的慰藉,定期举办大型活动,设置不同主题,发挥老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建+需求,养老模式展现新局面。瑞驰日间照料中心托养的96岁高龄老人张奶奶额头出现病毒性带状疱疹,其儿子由于患有重病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经过工作人员2周的精心照料,张奶奶病情明显好转,精神状态也恢复如前,逢人便直夸工作人员细心周到,像家人一样。其他社区老年日照中心还为老人提供专业的艾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服务,老人每天结伴来到日照边聊天边做理疗,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多的是广交朋友、排解烦闷,提高生活质量。“以前每天只能在家自娱自乐,没有老师的指导,感受不到学习的氛围,现在好了,每天早晨在家吃过早饭就来到这,不仅可以和大家聊天解闷,这个芳华学社可以参加老年大学课程,娱乐的同时还能学乐理、绘画知识,真的是越活越有精神了”家住香格里拉的华阿姨爽朗的大笑着说。
今后,城中区民政局党支部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兜底线、保基本、强普惠,有效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分层分类建立适合本区实际、覆盖各类老年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充分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