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解放路社区深入推进“12345”有诉即办和未诉先办工作,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辖区的民生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为落脚点,以社区网格员为主要力量,依托居民“小板凳”议事会形式,将服务居民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让群众在家门口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逐步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一条线”到“一股绳”的转变。
一本本民情收集本、几十张小板凳,不用会议室、不用讲话稿、不设主席台,只需网格群中喊一声,居民们就聚集在小区院落,谈想法、诉心声、提意见,别开生面的“板凳会”就此拉开序幕。这是解放路社区专职网格员的日常,也是社区工作的缩影。
“小板凳”上议事,“拉家常”中解忧。“来来来,都坐过来,一起商量一下我们院子停车的问题......”这是社区专职网格员童玉英在自新巷2-16号院召开“小板凳”议事会的情景。自新巷2-16号院为老旧小区,共有642户居民,因小区面积小,停车位仅有32个,院子里居民经常因为停车问题产生矛盾,物业管理也是“一言难尽”。了解情况后,社区专职网格员童玉英召集物业、居民和业主委员会一起商量解决方法,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停车位到底怎么分配?”“租住户应该也有停车的权利”“物业应该适当增设停车位”……网格员童玉英、楼长一一解答居民心中的疑问,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物业增设6个停车位,在物业依次进行登记后,同等安排常住户与出租户使用停车位。
“小板凳”凝聚“邻里情”,争当“幸福合伙人”。为让居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有着落,在商议解放路10号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时,大家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谈想法、提建议,氛围热烈。网格员童玉英认真听着,并一一记录在民情本上。“今天在现场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第一步先拆除违章建筑,第二步改造自来水管道,第三步安装天然气。在接下来的改造中,希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什么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可以提出来”,网格员童玉英说道。经过童玉英和热心居民用时一周的努力,确定违章建筑产权所属人,并劝导其拆除违章建筑,同时联络自来水公司与燃气公司负责人实地勘察房屋结构、地下管线、道路开挖等,为小区量身定制施工方案。截至目前,共拆除违章建筑4户,已完成改造。
“小板凳”做活治理“大文章”,理顺基层治理“疙瘩事”。在日常楼院排查时,网格员童玉英发现教场街10号房产局家属院1号楼1单元地下室堆放的杂物被污水浸泡产生恶臭。了解这个情况后,召集热心居民召开了“小板凳”议事会,就1单元地下室问题解决方案进行商讨,明确由社区联系施工方进行地下室清淤处理并维修地下室下水管道,由居民支付费用。由于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多为租住户,童玉英对出租、长期不在家的原房主逐一进行电话意见征求,征得大家同意后,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完成了地下室清淤和维修。住户杨师傅高兴地说:“这个夏天我们可以清清爽爽的过了,不用再忍受难以刺鼻的味道,真的是太好了,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旧小区的关心”。
今年以来,解放路社区坚持以网格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小板凳”议事会开进小区、广场、居民家中,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普法等志愿服务活动23次,爱心义诊等6次,“小板凳”议事会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5件,逐步实现了让“民声”声声回应。今后,解放路社区将持续以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多方联动”的工作方式,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盼愁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