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滩街道通过继续深化“睦邻+”党建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社区管理的“大舞台”,在和睦相处,亲仁善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营造守望相助,友善相扶,和睦相亲的党建睦邻文化氛围”,实现单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扁平化。街道上下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把“睦邻点”的建设列入了街道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引导党建“睦邻点”选好负责人。“睦邻点”的负责人素质决定了“睦邻点”建设的成功与否。因此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高度重视、发掘、培养“睦邻点”的负责人,引导志趣相同的居民党员推举具有“三心”即乐于奉献有“爱心”,善于团结有“公心”,勤于组织有“恒心”的居民党员担任“睦邻点”的负责人。在“睦邻点”建设中发挥党员带头组织和参与的引航员。
引导党建“睦邻点”建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和影响居民党员自愿提供活动场所,为“睦邻点”活动的正常展开提供物质基础。“睦邻点”的建立为学习无场地、邻里纠纷的调解等解决了的实际困难,为社区加强党组织建设延伸了触角和抓手,也影响和鼓励了更多的居民党员在“睦邻点”中发挥作用,提高了居民党员到“睦邻点”活动的参与率。
引导“睦邻点”实现自治。“睦邻点”的建设为社区自治搭建了新平台。在“睦邻点”建设中,始终按照社区的自治性质,坚持居民来搭台,居民党员唱主角的原则。借助“睦邻点”逐步实现党员、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目前街道的“睦邻点”活动已逐步成为社区党委(总)支部活动的重要补充和全新形式。
保障经费。今年起街道多方筹措资金,每年给予每个“睦邻点”2000元的活动经费,投入到“睦邻点”的建设之中,保障了党建活动的开展。培训骨干。街道通过社区交流、专业培训等途径,激发“睦邻点”负责人在活动中创新,进一步挖掘、发挥“睦邻点”的功能。扩大影响。为进一步深化“睦邻点”建设,街道精心制作了“睦邻”建设专题片和画册,预推出 “睦邻点”优秀活动个案集,同时以各类媒体对睦邻点进行宣传和报道,让睦邻文化得到挖掘和提升,以此来助推“睦邻点”的发展。
截止目前,街道从最初11个党建“睦邻点”发展到平均每社区3个,活动的内容也由原先的“看书读报聊家常”扩展到了“协助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睦邻点”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已成为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睦邻点”建设使党组织多了一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有效载体,更好的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为促进基础服务型政府建设打下了有力的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