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街街道党工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深入推动“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专项行动,贯彻“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机制、建强队伍,构建起“党委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行动开展以来,街道各级党组织紧盯民生关切,以扎实举措破解难题,以贴心服务凝聚人心,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连心卡”架起服务桥,小卡片传递大温情。文化街社区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独居老人多、双职工家庭比重大,日常事务处理和信息传递不畅成为居民生活的堵点。社区党委主动作为,推出“暖心服务连心卡”,将社区电话、水电燃气维修、社区卫生站等12项常用服务信息集成于一张卡片上,方便居民一键联系。针对老年人群体,推出大字版简易卡片;面向年轻居民,配套上线“诉事速办”小程序,扫码即可在线提交需求、查询进度。三个月内,连心卡覆盖1200户居民,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家庭全部送达。社区应急维修响应时间大幅缩短,线上诉求办结率达98%,累计消除安全隐患63处,解决供暖等问题28个。一张小卡片,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温情纽带,提升了基层服务的响应速度与覆盖精度。
“铁脚板”踏出安全感,实打实化解老难题。东大街社区涵盖37个老旧楼院,公共设施老化、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频发。社区党委建立“1+3+N”协同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按“大事小事微事”分类处理群众诉求,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街道帮办中心共同参与,推动力量下沉、服务前移。工作人员深入每个楼院,累计排查并响应居民需求48项,整改安全隐患15处,实现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走访全覆盖。在兴隆巷3号,网格员三次上门沟通,妥善解决消防通道堵塞问题;大新街19号院居民反映的屋顶渗漏难题,社区联动帮办中心半天内完成修复,赢得居民点赞。通过持续走访,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为民心”打通关键点,小电梯推动大和谐。城市先锋小区3号楼电梯故障频发,维修需征得108户居民中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首次意见征集仅获41户支持,推进受阻。社区干部杨静波主动承担沟通任务,利用晚间和休息时间逐户上门,耐心解释维修方案与政策优势。面对不愿开门的居民,他通过纸条留言、多次守候等方式争取理解;针对因电梯故障受伤而心存顾虑的老人,他反复上门沟通,以真诚承诺消除疑虑;对于外地房东,他主动联系说明情况,便捷办理手续。最终108户居民全部同意,电梯维修工程顺利推进。这一过程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也增强了社区干部应对复杂情况、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体现出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素养与为民情怀。
从“连心卡”到“铁脚板”,再到“电梯攻坚”,饮马街街道通过党建引领“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行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治理创新,不断织密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品质,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积累更多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