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让职责不“模糊”、协作不“扯皮”、基层不“背锅”是一直以来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今年来,饮马街街道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精准制定“三张清单”,为基层履职立规矩、划边界、明路径,切实破解以往职责不清、责任泛化等难题,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
梳理“基本履职事项清单”,让“该干啥”一目了然
“以前总觉得有些工作‘大家都该管’,结果往往‘没人管’。现在清单一列,谁的责任、按啥标准干,清清楚楚!”街道干部的感慨,道出了“基本履职事项清单”的实效。
街道全面梳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上级文件中涉及街道的法定职责,逐项明确“依据在哪、谁来干、怎么干”,最终形成涵盖党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宗教、平安法治、民生服务、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综合政务等10类96项的清单。从党员教育管理到垃圾分类指导,从防范诈骗宣传到矛盾纠纷调解,每一项职责都有“硬依据”,杜绝了“职责模糊、多头管理”的老问题,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方向、干事有遵循。
敲定“配合履职事项清单”,让“谁来帮”清晰明确
“过去一提‘属地管理’,不少活儿就‘甩’到街道,有时候我们想配合都不知道该跟谁对接。”针对以往“属地管理”泛化、部门协同不畅的问题,街道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逐项对接,梳理出需街道配合落实的事项,形成9类109项“配合履职事项清单”。清单里,“事项依据、区级部门职责、街道配合职责”被明确标注,比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住建部门是主责部门,街道配合做好入户走访、收集民意;在污染源普查中,生态环境部门是主责部门,街道协助做好相关知识宣传、组织辖区普查对象参与。通过清晰划分权责,既让上级部门“牵好头”,也让街道“帮到位”,避免了“多头指挥”“配合无序”的乱象,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明确“上级收回事项清单”,让“基层轻”落到实处
“基层不是‘万能筐’,不能啥责任都往里装。”为破解“责任无限大、权力有限小”的困境,从根源上杜绝“责任层层甩锅”,街道主动与上级职能部门沟通协商,将7类123项不该由基层承担或基层缺乏执法权限与专业能力的事项,移交上级部门负责。
从部分行业专项检查到各种违规资金追缴,这些以往让基层“力不从心”的工作,如今都回归职能部门主业,既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让街道能集中精力抓好民生服务、社区治理等“主责主业”,真正为基层减负松绑。
如今,“三张清单”已成为饮马街街道履职的“说明书”“路线图”。通过清单化管理,基层权责更清晰、协作更顺畅、干事更有力,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