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切实解决村级干部人才短缺、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总寨镇党委坚持问题导向,严格程序“选”、多措培养“育”、组织建设“强”、强化考核“管”,全方位加强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拓宽视野“选苗子”。加强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全面落实村级组织“223”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后备干部名册,实行跟踪管理、动态调整,落实好村级后备干部晋级培养机制,注重将现任的村民代表、优秀团员、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和各类合作社负责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储备,激发活力。截至目前,总寨镇辖区23个村共有村“两委”成员98名,村“两委”成员中致富带头人5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24人,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46人,其中35岁以下14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储备村干部后备人选52人,35岁以下23人、大专以上学历11人。
培养帮带“引路子”。村级干部培养锻炼,采取学历教育、帮带培养、实践锻炼、常态培训等方式进行。对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干部,每年推荐一定数量人员,参加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近年已有17人通过学习提升学历,提高文化素质水平。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后备干部,由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现身说教、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其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提升其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综合能力素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带富致富的能力。结合农村党员冬春训、晨间充电、夜校搭台、外出培训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全覆盖。全面落实全省作风建设会议精神和全市、全区、全镇能力建设会议精神,组织村干部及后备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夜校搭台”干部能力提升学习活动7次,提升干部服务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青海干部网络学院等信息平台,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立体化的教育培训,覆盖村干部及后备干部230余人次。
完善机制“强组织”。总寨镇党委从体制机制完善上提升村党组织服务力,通过党员积分管理机制,激发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力量。总寨镇23个村全部实行党员积分上墙公示,通过积分制管理调动党员履行义务、服务奉献积极性,激活“一池春水”。注重挖掘和培养人才,积极从返乡能人、青年等群体中发展党员,通过党建激发人才活力,带动村内产业发展。莫家沟村2021年换届产生的“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含致富带头人1人。党支部聚焦乡村新业态、新产业发展,坚持拓展增收渠道,依托莫家沟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利用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50万元补助资金,将村内闲置的校舍改造为集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农家山庄——莫家沟山庄,逐步形成了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餐饮休闲为产业链的农家乐产业。
强化考核“压担子”。总寨镇党委强化对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的监督管理,将村干部平时工作情况纳入工资发放、年度考核,对不服从管理、不执行工作安排、不参与分配工作任务的,对重要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及时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甚至停职处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对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考验,对能力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先在调整村级班子时进行考虑,对工作实绩不突出、群众意见大的及时淘汰出库,切实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用导向。
文章来源:城中区总寨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