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斤苹果,2斤辣椒和茄子……,拜托你们帮忙买一下”“我老伴高血压的药没有了,麻烦帮我买一下”……“收到!“暖心号”小电车志愿服务队马上安排,送货上门”!为更好地服务疫情期间辖区居家隔离人员和身体不便的居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人民街街道南关街社区党委及时组建了一支“小电车”志愿服务队。他们身穿红马甲,骑着小电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和楼院间,为居民买药送菜、组织居民开展核酸检测,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夯实了防疫基础、延长了防疫链条。

爱心接力召集员。“各位居民,快来做核酸,请有序排队,间隔两米”“赶快做核酸,不做核酸,绿码变红码”“做完核酸赶快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熟悉的声音一遍遍出现在辖区楼院中。这是南关街社区党委小电车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利用“小喇叭”呼叫居民前往核酸检测点做核酸的场景。志愿者们手持小喇叭、脚踏小电车,“全副武装”地开始行动。为做到工作有温度,小电车志愿服务队积极帮助辖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发现有年龄大的老年人去做核酸,流动小电车立即成为接送他们的“专车”,为他们提供专属服务。同时,还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提前制作采样二维码,免费发放给他们,做到全员核酸检测感动与速度同在。

暖心服务运输员。“刚通知要来送菜,这就到了?真快呀,感谢你们还记挂着我”,残疾人刘奶奶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爱心蔬菜”后激动地说。在“静态管理”阶段,市区的公共交通暂时停止运行,辖区居家隔离人员和特困人群的日常生活物资都是靠社区纯人工运送。为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辖区的热心党员、妇女、退役军人们自发报名成立了小电车志愿服务队,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为大家提供代购蔬菜、食品、药品等服务。“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个时候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为群众多跑腿,让居民零出门,全力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一名党员队员坚定地说。志愿者们频繁出行的红色身影,有效跑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是抗疫线上最朴实的力量,更是疫情防控线上的拉风时尚。
倾心守护夜巡员。社区工作人员少、但管理的楼院多,尤其是晚上的社会面管控成为了难点。小电车志愿服务队主动请缨,队长付菊芝说:“最近社区工作人员很辛苦,晚上的巡逻就交给我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于是,队员们开着小电车来回穿梭在辖区的74个中楼院开展夜间巡逻。他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劝导大家快回家,不聚集,将最新的防控规定与要求传遍辖区的角角落落,“声”入到居民的心中。一抹志愿红,爱心汇成海。南关街社区小电动车志愿服务队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面旗帜,他们齐心合力,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抗击疫情汇聚了力量和温度,他们用辛苦指数换取了人民群众的安心指数,是疫情防控下小区里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