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声声悠扬的歌声从大巴中传出,近日,由礼让街街道解放路社区儿童之家组织的中小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参加活动的人员有辖区儿童、低保家庭儿童、困境儿童、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

进入双树村就有同学询问到:“这里为什么要叫双树村”,讲解员细心的给大家讲解了一下双树村的来历,双树村位于互助县祁连山南路、沙塘川河西岸、象山脚下,历史悠久,1950年2月8日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庄严诞生,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里升起了青海农村大地上第一面党旗。进入双树村精神展馆的里面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双树精神岁月印记”墙,上面展示了所有有关双树精神的铮铮岁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认真参观聆听,如临其境,时而深深地被图片背后的故事吸引,时而感叹革命队伍经历的坎坷路程、来之不易。通过参观学习,大家都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光荣历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公而忘私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结束传承红色记忆旅程,同学们前往位于互助巷卓扎滩卡托夫农业农场体验农耕生活,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进入农场,同学们在农场主的带领下参观农场,讲解农作物的成长过程,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识别土豆苗和杂草,并让大家一起亲自动手铲除地里的杂草,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齐心火车”、“土豆搬运工”、“盲眼寻宝”游戏中,锻炼大家的协调能力,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提高动手能力。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孩子们开启了“我是小厨师”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大家一起感受农场野餐时光,还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辖区居民宋女士说道“我家孩子从来没有下过农田,不会干农活,不识农作物,相关知识都只局限于课本。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楚,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习了双树精神,也让孩子通过实践增长了知识”。
此次丰富而生动的暑期实践活动,不仅给远离农耕文明的孩子提供了了解农业知识和实践的场所,也让他们树立尊重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更加懂得了奋斗的意义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文章来源:礼让街办事处
编辑:赵彩娟 审核编辑:马耕雨
发布审核:马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