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垃圾”不再是一件小事儿....”。
家住礼让街23号院的姜阿姨笑咪咪地给正在巡查楼院,督导垃圾分类工作的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为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实,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近年来,礼让街街道办事处积极响市、区关于垃圾分类工作文件精神及要求,全力开展有关工作,2019年从天桥相府、青海日报社家属院、瑞华园小区等有物业、有单位的小区楼院起步,到高法家属院、互助巷2号、礼让街13号等无物业、无单位、无人管理的“三无”老旧小区着手,陆续为64个楼院,配备四分类和两分类垃圾桶共263组、家用分类桶449组,覆盖8389户居民,安置垃圾分类投放点33处。其次,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入户走访、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内容的宣传活动,力求垃圾分类概念入心入脑。同时,在日常巡查中工作人员随时查看分类桶摆放是否规范、垃圾袋颜色是否对称、垃圾是否分了类,是否投放正确等情况,抓稳日常,逐步培养居民群众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虽然比起以前一包垃圾解决问题,垃圾分类显得繁琐了很多,但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举措,如今的“三无楼院”又有了“四种颜色”,环境卫生日渐好转,一进门,这心情也舒畅多了,我们群众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举双手支持!”青棉小区老党员李富贵大爷的感受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