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区仓门街前营街辖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平均年龄60岁、他们不辞辛苦、佩戴袖章,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中,成为了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辖区“清风使者”。他们是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勤务兵”。通过深入辖区楼院,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随时随地与居民沟通,收集民情民意,了解涉及居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情况,通过参与社区居民议事协商会反映居民心声,化解居民诉求。
瞧!又到了“清风使者”建言日。11月26日,“清风使者”们齐聚一堂,围绕“楼院旧家具处理、南大街小学门前地砖滑导致居民经常摔跤”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清风使者”师存梅提出:针对楼道、楼院内堆放杂物、大件垃圾,建议设立大件垃圾投放时间、固定大件垃圾投放点,加强宣传氛围,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
会上,“清风使者”们现场畅所欲言,纷纷为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表示,今后将积极宣传发动身边人主动投入到辖区环境整治中来,告别陋习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文明出行从我做起,做文明的参与者、传播者、实践者。
会议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针对上月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以“PPT”、回函等形式,现场为“清风使者”们作出解答和回复,既拓宽了议事范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又丰富了协商内容和形式,确保辖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为下一步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上报,将议事体现民意最大化,把解决好居民群众提出的热点难题问题,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各项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此次活动,通过强化“有队伍、有载体、有重点、有活动”的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有效助推了社区纪检监督工作的开展;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为着力点,以“清风使者”建言日为契机,有效破解服务难题,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