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街街道党工委在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创建中以拓宽便民服务为突破点,秉承“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服务理念,突出发挥便民服务功能,通过创新党建“微综合体”的内容和方式,使辖区基层党建的服务功能最大化,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微管理,解决居民闹心事。为充分发挥党建“微综合体”在引领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建格局,街道根据辖区居民家属楼院不同情况,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指导社区在辖区家属楼院内组建居民党支部,并整合楼院楼栋长、单元长、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将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居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如:人民街8号院系老旧三无楼院,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环境卫生差、治安治理差等问题影响着该院居民的生活质量,另有11间弃置不用的煤房,压在化粪池上,直接导致化粪池里的污水没法完全清除,其中几间煤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街道、社区来协调,按照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小区党支部将梳理出的群众急难盼问题,报请上级街道、社区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幸福人8”党支部以民生诉求为起点、以居民满意为落脚点,总结运用“3456”工作法,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给居民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居民党支部找到社区,将民情民意转达到社区党总支,并申请社区及街道协助解决居民群众迫在眉睫的问题,街道及时协调市信访局、市国资委、西房集团、区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两次现场协调会议,社区和居民党员详细反映了人民街8号院的情况和历史遗留问题,经多方努力,弃置的破旧煤房正在进行拆除,居民群众期望的楼院绿化、安装健身器材将变为现实。
微培训,助辖区居民安全。在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中让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互联互建作用。如:悦玺功能型服务中心组织小区内个体经营户、水井巷商圈党员30余人,在水井巷商圈党委及爱心广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演练。现场,教官结合近年来的火灾案例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气火灾案例,就消防日常管理、平常检查、遵守以及疏散逃生的基本常识、消防火灾的应急和预防、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期间,员工们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消防安全隐患提问,进行互动与沟通。教官列举大量实例和现场的图片,展示缺乏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的严重危害。随后,在爱心小广场,开展了逃生演练。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灭火能力有所增强,物业员工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抗火灾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微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夯实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的群众基础,街道党工委积极指导基层党组织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以老年人关心关注的健康问题为切入点,做实“微”服务,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微”幸福。如:街道联系青海中房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南关街43号开展以“夏日送健康 温情呵护老年人”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老人量血压、称体重等,同时讲解慢性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饮食等相关知识,耐心细致的解答他们所咨询的各类问题,免费为社区老人义诊100余人次,活动中老年人不仅学到了改善自身身体状况的方法,还学到了专业知识,感受到了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组建以来楼院内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了在党组织引领下社区、楼院、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商共治带来的微服务和幸福感。
微客厅,居民教育说事点。以强化社区治理为重点,街道指导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本着“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理念,拓宽思路,全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微综合体”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将庭院石凳休憩区,设立为家门口的党员会客厅、居民说事点。如:南关街社区第五党支部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党员刘成德,为市政府家属院的党员、群众讲授了一堂以“传承红色文化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为主题的微党课。他结合自身参战经历,用简单朴实的话语讲述着那个峥嵘岁月,在场的党员群众被老一辈党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打动。党课结束后,党员微客厅就市政府家属院“微综合体”就前期征集到的停车难、上下水管道老化、封闭式管理、规范养犬等问题进行商议,物业公司对居民提出的部分问题拿出解决方案,业主委员会则负责监督物业执行和协调好居民与物业间的关系。议事会的召开使党员群众和物业负责人能够面对面对话,使物业公司能够切
切实实为群众服务,切实解决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