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中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以“四有”工作法,形成整体推进、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格局。
有引领,务实基础,全面推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是充分发挥党机关引领作用,居民小区逐步推进,主动协调配合收运单位,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环节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二是开展各类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向我区市民发出了倡议,通过入户走访宣传、主题活动参与、实际分类指导,使垃圾分类宣传“进家庭、入人心”。
有举措,统筹安排,稳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中,按时制定工作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明确形成镇(办)、社区、物业之间的分工、相互职责和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对试点小区内垃圾分类各环节、全过程的开展实施,按照“生活垃圾分类14项基础台账”的要求,做好相关记录、日常照片存档等工作,作为开展督导考核的重要依据。
有保障,加强督导,有序实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备的加大投入,垃圾桶的配置到位,垃圾有没混装现象,与各镇办密切沟通掌握工作进度情况,推进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稳步扎实开展。二是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在单位、企业、学校告示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彩页、宣传展板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全渗透的宣传。我局垃圾分类推进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考核制度,通过日检查、周总结、月通报、季考核的形式,对辖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进行督导考核,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化推进。三是探索较好的定时定点收集模式,让垃圾回收利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提高了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处置量,减少污染,节省了资源。
有推进,协调推进,有效衔接。首先,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统一完整、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其次,设立垃圾分类举报电话,居民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拨打不同的监督电话,比如在督导时间以外,居民投放垃圾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联系分类督导员进行咨询;在督导时间以内,如果发现分类督导员不在岗,可以直接联系分类督导员或第三方监管进行举报。最后,工作协调解决。加强对各镇办生活垃圾分类的督促检查,对垃圾不分类、乱投放等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适时通报有关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研究解决,并指导其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持续轨道、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