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人社局党组坚持目标引领、服务便民导向,围绕“一条主线”,把握“两个重点”,打造“三个经办”标准,在增强民生福祉、优化经办服务、提升经办效能等工作上持续发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个目标”,持续增强民生福祉
以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助企纾困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各项目标任务,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实行“全民参保”计划,放开省内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推动“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机制。截至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4.1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9.7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7.1万人。以“1定2挂3倾斜”为标准,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为退休人员补发养老金2.47万人2443.5万元。及时上调失业金和工亡补助金标准,发放失业金3456人次579.11万元,工亡补助金2人189.65万元。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降低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率,累计减少社保费3634.61万元,减轻了企业缴费压力。
把握“两个重点”,扎实优化经办服务
以提升经办能力为重点,锻造服务优良经办队伍,坚持能力提升“一营一课”,开展“社保训练营”培训课堂4期,“每日早课”学习课堂24期,通过“骨干讲业务,全员学业务”的模式,疑难问题讨论等方式,提高经办人员政策水平及经办能力,努力锻造政策问不倒,业务难不倒的过硬本领。积极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比武练兵活动,通过“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形式,不断提升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服务为重点,打造暖心舒心办事体验,以西宁市群众满意十佳单位为抓手,持续推行窗口服务“好差评”“西宁评议”等评议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倒逼服务水平提升,今年6个窗口累计录入“西宁评议”事项68900条,群众扫码评价902条。优化服务方式、提升经办效率,全面梳理社保各项高频业务及难点、堵点问题,制作“便民小纸条”7类9000余份。通过线上多种渠道,推送“红领行动·惠企暖民”社保五彩小卡片61期,以方言对话的形式制作政策讲解“小讲堂”4期,让辖区企业、群众对政策看得懂、记得住、办得快。
打造“三个经办”,不断提升经办效能
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全面推行“网上办”“就近办”“快速办”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让数据多跑路。线上利用青海人社“门户网”及“青海人社通”手机APP等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一网通办”,实现47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今年累计办理线上业务3.34万件,办理“跨省转移接续”业务583件。线下针对认证难的问题,组织“社保蓝”志愿服务队,深入中区百寿康养老服务中心、颐和老年乐园和辖区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家中,开展上门认证3次服务150余人。下沉服务就近办,让政策更入心。优化服务方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信息查询等基础业务区级、街镇、社区三级多点办。拓宽社保办理渠道,充分发挥银行+社保的聚合效应,设置社保卡服务网点36个、社保“就近办”服务网点5个,实现社保卡制卡开卡、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参保登记等13项高频业务实现合作银行网点就近办理,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流程再造快速办,让群众更省时。坚持“减材料、缩环节、优流程、压时间”的原则,采用“传统+智能”并联审核的方式,提前半年预审档案,通过档案预审、简化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办理时限从20-2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或即时办结,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退休审核服务,今年累计办理退休审核982件,预审1516件,预审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