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社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面对复杂多变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凝聚起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及见习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动城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服务工作。基地自建成以来,累计孵化创业企业172余家,带动就业2456人,从事行业涉及工程技术、文化传媒、生物科技、社会救助及电子商贸等,先后被评为青海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全力推进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进企业、进村(社区)、进学校行动,就地就近开展培训,技能提升行动期间累计组织各类补贴性职业培训 14795人次。拓宽就业渠道。探索实施“直播带岗”新模式成为中区经验,持续优化丰富“直播带岗”活动内涵,搭建好企业与人才供需对接的新桥梁,活动模式从直播间带岗转变为进厂区、进企业带岗,以直观化、立体化、全景化方式展现企业工作环境,进行“沉浸式”直播带岗。组织就业创业导师及就业业务骨干成立“城中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团”,聚焦重点群体需求,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以各类培训班、进校园活动为抓手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深入辖区内院校、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及企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服务,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典型事迹宣传,进一步营造氛围,提升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2016年以来,举办各类招聘会64场,提供就业岗位3.7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100余人。十年来,城中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累计707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职业技能培训累计达到18408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830人次,就业形势保持良好。
社保体系日臻完善 社保兜底保障有力
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全区全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社保信息化建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社保政策及制度改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大力开展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的全覆盖。截至2022年6月底,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8619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772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6000人。社保待遇持续提升。自2005年以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实现“十六连涨”,切实增强社保惠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十年来,累计为30724名退休人员发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共计51.4亿元。
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完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
打造全省首条“劳动用工规范示范一条街”,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范用工。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指导与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备案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96.9%,备案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2.2%。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推动成立“促进就业和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面治理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监控、精细化管理的全新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根治欠薪专项检查行动,及时有效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案件。十年来,办理劳动保障监察各类案件4345起,为15043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坚持“调解为主,调裁结合”原则,依托“七办一镇”和辖区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流动仲裁庭”作用,挑选典型案例到企业进行公开庭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劳动争议审理格局,努力化解劳资双方矛盾,依法妥善、公正、及时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十年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数3083件,涉及劳动者22517人,涉及金额7975万元,结案率达98.05%,调解结案率达60.1%。
人事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坚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区属各事业单位的空编情况及实际岗位需求,做好人员招聘及流动工作。及时更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底数,根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能调整情况及单位发展现实需求,做好岗位设置、岗位变更等工作。十年来,累计公开招录事业单位人员523名,招录三支一扶人员138名,调出事业编制人员87名,调入事业编制人员99名,事业单位合同签订率达100%,落实全区岗位变更工作并兑现工资待遇人员1915名。职称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执行省职称申报诚信承诺制度,坚持把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首位,对政治素质不达标和职业失德的,实行零容忍。健全职称评审公开制度,2019年3月成立城中区综合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公开职称评审政策、评价标准、申报程序、评审结果等情况,执行申报、评审双公示制度,确保申报评审工作公正规范、公开透明。2019至2020年度参加综合类初级职称评审人员累计156人,其中企业人员150人,事业人员6人,评审通过并发放任职资格证书116人,2021年度参加职称评审人数125人,目前评审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加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力度,联合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及全区其他事业单位,累计完成事业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10334人,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