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点虽微,汇可成炬”。在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中,有一股青年力量始终穿梭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无畏风雨、不舍昼夜,向险而行、默默坚守,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自己的方式为疫情防控劳心出力,充分呈现出“青年勇担当,战‘疫’有力量”的青春群像。


“多面手”——王丽。疫情来袭,全员抗疫,业务工作和抗疫任务的天平很难调衡,但是她却能带领全体就业局工作人员统筹兼顾,夯基垒台、接续发力,确保各项惠企利民政策顺利落地,各项防疫任务迅速落实。业务工作上敢革新。不因疫情影响而却步,精准收集务工、培训、创业等意愿信息,及时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借力网络环境的东风,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专场招聘会,着力为疫情防控下的重点群体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同时创新“直播带岗”进企业、进厂区模式,以更直观、立体、全景化方式展示企业配套环境、工作岗位及员工福利等内容,并通过抖音、掌上西宁APP等五个直播平台转播,实现线上投递简历175份,观看量9.8万人次。此外,为顺利实现疫情期间应届大学生等群体档案托管工作,开通个人档案存放地线上自助查询功能,系统导入档案信息5612条,提供查询服务4875次,真正实现让数据“跑腿”。疫情防控工作上勇担当。“阿爷没事儿,别着急,我帮你填,以后你直接打开微信,点一挂,就可以找到绿码了……”。她不言苦、不怕难,丢下家中年迈无人照看的父母及两个女儿,义无反顾投身于抗疫战中,积极配合领导,及时组织就业局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到各个疫情防控点位驻守。而她也积极加入核酸检测工作队伍,负责核酸检测外围人群引导工作。她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布置检测场地,耐心疏导居民有序排队,提醒居民按规定戴好口罩并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尽管眼圈已经熬红,声音也有些嘶哑,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她扑面而来的青春活力。
“暖棉袄”——樊万泰。“你去缓缓,我刚送检回来,不累,我引导群众……”“没事滕哥,你去休息会儿,消杀太累,我来……”“大爷,慢些走,别着急……”。每次上疫情防控点,总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形,他是送检员、是引导员、是消杀员、是楼院值守员,也是热心服务员,总能照顾到周围疫情防控点位的每一位一线人员,也能时时关注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与伤员。跟他在一个点位的工作人员总会发自内心的感叹道“还好这个点位上有你,每每撑不住的时候,都盼着你赶紧来,要是你不在这个点位,可咋办啊……”,被他搀扶着做完核酸检测的群众总会说“这个小伙子真不错,对老人有耐心,让人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呀……”,他是我们抗“疫”同行的“暖棉袄”,也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从来听不见抱怨声、喊累声,但总能听见他的“锤背声”,浅浅地“呻吟声”。“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只有真正上了疫情防控一线,才知道踏踏实实干好自己每天的疫情防控任务已经很累,“腰是真疼”“胳膊是真酸”,帮着同事完成其他的防疫任务劳累不言而喻。
“飞毛腿”——张晓峰。“各位同事取餐啦,不然饭凉啦……”“饭热着没?我从社区领上盒饭,马不停蹄的赶来了,凉了就不好吃了……”“还有没领到盒饭的同事吗,请及时联系我……”。他是我们疫情防控一线奔跑速度最快的“后勤保障员”。为了将热热的盒饭按时按点送到每个人社抗疫战士手中,他的脚步总是异常急促,拿着一份份沉甸甸的盒饭,奔走在各个点位,每每看见他都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手掌中的勒痕总是那么“醒目”,他却从未喊过疼。在他心里,捧在我们掌心热气腾腾的饭和洋溢在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是他最操心的“大事”。在疫情防控一线上,因为有了无数像他这样的“后援团”,我们的抗疫战士,才能在抗疫路上行稳致远,也才能“克敌制胜”。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他们都是无数青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勇担重任、奋勇前进的最强青年力量缩影,他们笑谈“躺平”“佛系”,拒绝“内卷”“摆烂”,走在新档口,朝向新使命,骨子里仍是五四流传下的热血,他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冲在保卫祖国公共安全的最前沿,织密了人民安全的“疫情防护网”。
文章来源: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