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民政局以开展“作风建设行动”为契机,紧扣群众之所想、之所急,在转作风、提服务、促效能上狠下功夫,细化工作举措,严格工作标准,不断拓展民政服务的深度和宽度,切实有效地解决群众办事难、多跑腿问题,努力打造作风过硬、业务过硬、服务过硬民政铁军。
窗口登记“延时服务”,不让群众“白跑趟”。城中区民政局在入驻城中区政务服务大厅的婚姻登记、门牌办理窗口开展婚姻登记、门牌证办理“延时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采取“5+”工作模式,实行AB岗工作制,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中午不断岗,周六9:00-12:00延时服务半天,同时婚姻登记可“全市通办”,为群众办理登记业务的群众提供便利。在延时服务的基础上,遵循受理业务立即办、马上办,婚姻登记服务窗口提供免费复印打印服务,设置爱心专座、饮水设备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举措,全面提高服务群众质量。
申请补贴“全程网办”,不让群众“多跑腿”。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发放高龄补贴、孤困儿童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是保障特殊群众的惠民福利政策。以前高龄、孤困儿童、残疾人补贴认定申请只能在户籍地办理,群众需要往返奔波,为避免群众少跑腿,城中区民政局将业务平台和“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提供在线业务申办、资格复审远程确认服务,居民申请高龄补贴、孤困儿童生活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民政通”“青民通办”等平台在线申请,群众在省外也可以申请办理。业务办理从原来的“窗口办”到现在的“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少跑腿、办成事。
临时救助“一次办”,不让群众“重复跑”。城中区民政局以解决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为目标,制定《我要申请临时救助“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实行申请救助“三个一”改革模式,即一次申请、一次告知、一次办好,确保困难群众申请救助线上“一门受理”,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困难群众在提出申请后只需在家等待审核结果即可,由镇(街道)或区民政局开展入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等工作,符合救助条件的1个月内救助到位,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将第一时间给予书面回复。
下一步城中区民政局将铆足干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行动,在优化政务服务上下力气,争取实现婚姻登记全省通办,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文章来源:城中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