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特困人员分散供养的压力,紧跟有序复工复产步伐,区民政局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在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要求养老机构管理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开放辖区内养老机构,有序开展集中供养工作。
全面了解人员信息。各镇办严格核实待送养人员相关信息,确定急需集中供养人员名单,及时报送相关资料。根据各镇办报送名单,区民政局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人民街办事处水井巷社区、礼让街办事处长江路社区、南川西路办事处安宁路社区报送的3名特困人员,为养老机构逐步恢复开放后第一批送养人员,并于4月13日下午送至城中区社会福利中心。
严格管控入院人员。一是新入院人员需接受体检。区民政局与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多次沟通,决定将10名在西宁颐和老年乐园接受供养的人员分批转移到城中区社会福利中心。因疫情期间新入院人员分散前往医院体检风险系数高,区民政局在征求各街道办事处、社区意见后,与城中区社会福利中心确定了体检事宜:由城中区社会福利中心安排老人集体体检,体检医院为仁济医院,体检项目包含腹部CT、彩超、肝功、结核等,体检费用由各办事处承担,可申请临时救助。二是对入院人员及携带物品全面消杀。区民政局提前将入住须知发至各办事处、社区,以便准备入住所需物品。入住前,福利中心工作人员严格核实入住人员体检报告,对入住人员携带的随身物品进行全面消杀。入住人员及陪同家属在入口处逐一接受体温测量,并登记个人信息。对新入住人员,实行居住隔离观察的防控措施,与现有入住人员分楼层,保证一人一房,单独居住。楼层配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方便照料。
养老机构逐步恢复开放,接收人员入住,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是疫情防控转入常态防控管理的标志。区民政局将持续关注辖区内特困人员情况,严守安全底线、抓好风险排查、做好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供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