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严格管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理念,持续巩固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严防环保督察问题反弹,进一步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精准提升市容市貌,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突出重点主攻薄弱,强化市容乱象整治力度。采取定岗值勤与不定时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天候常态化管控,以辖区农贸市场、广场、早夜市周边为重点管控区域,集中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杂乱张贴、违章停车等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截止目前,累计清理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贩)2000余起,清理杂乱张贴6600余处,张贴车辆违停罚单3074辆。同时针对春季大风天气,严格落实《西宁市户外广告设置处理管理办法》规定,对辖区内大型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标识标牌、LED显示屏进行全面排查,全力保障辖区户外广告设置安全。累计排查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标识标牌、LED显示屏3000余块,下达《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1起。
坚持宣传引导,督促落实“门前六包”。组织执法人员走访沿街商铺,对照《西宁市市容环境卫生“门前六包”责任书》,督促商铺严格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明确“门前六包”区域范围、管理内容和标准,与新开业商户签订责任书,动员商户积极参与到市容整治行动中来,提高商户责任意识,筑牢群众基础,努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城市管理良好气氛,截止目前,督导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4000余家。
狠抓城乡结合部环卫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保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效,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确保“村收集、镇(办)转运、区考核”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常态长效运转。要求各村严格落实生活垃圾日常清扫、清运、处理、消杀机制,加大垃圾收集频次,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加大对垃圾清运车辆管理,严防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遗撒、渗漏。每月底由区城管办牵头,对全区26个行政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情况进行集中检查,督导整改问题105件,现场整改45件,其余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注重办理实效,及时处理投诉热线。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为准则”的原则,高度重视投诉热线办理工作,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全面抓,局属各科室具体抓,信访人员专职抓,层层抓落实的办理工作机制,认真办理每一起热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每一件问题。今年,共办理12345转办件180起,处理“城管110”投诉电话100余件,710政务督办10件,回复率、满意率达95%,办理结果及时高效,多次受到市民的肯定和称赞。
强化管理措施,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按照市城管局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及时撰写城中区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小区日常巡查督导力度,通过随地即时提醒、不定时交叉检查,强化分类过程中和分类收集后的全程监督,有效解决错误分类、垃圾收集后混运等难题,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效。此外,为防止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鼓励辖区超市使用环保购物袋,我局先后与辖区多家超市沟通协调,与西门王府井A馆超市达成一致,该超市可降解购物袋现已开始投放使用。
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提高市容秩序监管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为此,城中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运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依托块数据平台及数字城管指挥系统,成功开发形式新颖、便于操作、处置高效、功能丰富的“数字城管”APP,组织安排全区街长、责任街长、联络员及责任单位相关人员通过APP将身边的各类不文明现象、城市市容环境、秩序等存在的各种问题等随时随地拍照、录像、录音上传,城中区数字化信息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迅速进行核查、交办、督办、反馈结果,有效提高了对市容问题的发展和处置效率。今年以来,“数字城管”APP共立案派遣92起,结案30起。受疫情影响,其余案件尚在积极处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