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靠前纾困,让群众不再忧“酬”    2024-04-19     · 城中区:“送戏下乡”进乡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2024-04-16     ·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    2024-04-15     · 城中区开展“一学三促”宣传活动    2024-04-09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城中区202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2024-03-21 12:31  点击:[]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大事要事叠加、急事难事交织。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发扬“真、深、快、实、严”工作作风,抢抓机遇促发展、难中求成抓落实、务实为民强作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极为不易的成绩。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7.03亿元、同比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4亿元、同比增长27.6%,非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圆满完成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生态,绘就了绿满金生的新图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效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收到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件94件,完成整改91件,3件正在整改中。实施生态环境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配合完成省委湟水河沿线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专项巡视、市委河湖长制责任落实情况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高效完成燃气锅炉低氮改造76蒸吨,清洁取暖热源侧“煤改电”340户,清洁取暖用户侧房屋外墙保温工程1101户。严格落实扬尘污染“10个100%”措施,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3.4%,无重污染天气发生。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资1500余万元,全面完成南川河污水管网排查、东西山小流域(片区)综合治理工程。投资299万元实施南川河洪水桥至六一桥段河道应急疏浚清淤工程,清理河湖沟渠垃圾1900余吨。一体化推动落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累计巡林巡草巡河1.8万人次。整治雨污管网混错接点43处,六一桥市控断面水质平均值稳定保持在Ⅲ类。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配合完成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采样工作。排查整治固体废物疑似问题点位7个,清理固体废物86吨。11家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置实现全覆盖。实施森林抚育1万亩、修复退化林1万亩。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100%,未发生土壤污染事件。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经济,开创了回升向好的新局面。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聚焦产业“四地”建设,全力以赴抓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招商引资超额完成。县级干部带队赴上海等地开展外出招商活动12次,完成项目签约18亿元,省外到位资金16.5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0%。助企服务成效明显。开展促消费活动100余场,发放消费券7800张,带动消费460万元。盘活闲置楼宇6.67万平方米,盘活率超出预期9个百分点。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重点扶持企业960余家,培育升规入限企业20家。打造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香格里拉步行街、河湟麒麟名都等特色“夜经济”商业街区,提升“中区之夜”品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项,在库投资支撑项目98项。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9500余万元。争取省级专项资金8.89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县级干部包保、工作专班推进、定期挂牌调度机制,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56项区级项目完成投资6.3亿元。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民生,满足了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领域各项工作,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保障坚实可靠。持续推进参保扩面,超额完成医保参保目标任务6个百分点。新增9家医保服务站,实现公立一级医疗机构服务事项办理全覆盖。降低保险费6000余万元,发放稳岗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资金1.07亿元。就业优先落实落细。打造全市首个“零工驿站”,为11家企业解决用工1.13万人。培育“蓝师傅社区便民服务”等劳务品牌,吸纳就业3000余人。以劳务派遣形式,安置51名残疾人到青藏铁路公司就业。城镇新增就业67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96%。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推进北大街小学改扩建、基础教育功能室改造等项目,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95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走在全省前列,城中区劳动教育评价改革获省级试点项目。3项经验做法登上《中国教育报》,3个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养老托育扎实有效。新增托育机构19家、托位2040个。全省首家“格桑花暖心工程”落地中区,惠及群众500余人。全面建成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项目,完成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1户,400名享受“家庭照护床位”的老人实现统一管护。城中区人民医院、老年养护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设置安宁疗护病床位130张。

各位代表!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坚持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统筹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达到总支出的85%,2023年各位代表票决的20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年内建设任务!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三农”,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齐心协力稳产量、促增收、优环境。粮食安全有效保障。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种植农作物1.47万亩,同比增幅2%。肉、蛋、奶产量分别为448吨、398吨、935吨。第一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位列五区二县第一。整治撂荒地523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100亩,改造日光节能温室260栋。投资1600万元实施设施蔬菜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打造全省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样板基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入围“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科技支撑不断强化。依托“引才聚才555计划”项目,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探索“试种换购”黑青稞、引进“437小麦”、丽薯6号、马铃薯沃土5号新品种等举措,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集体经济明显增强。深入实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农民工转移就业7100余人次。吸引12名“能人”回乡创业,联农带农450人。推出惠农礼包,为54家涉农企业发放贷款1500万元。开展村集体经济“破五提十”专项行动,9个村集体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农村环境日益改善。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实施塘升公路和上下野牛沟产业路工程。开展“三清一改治七乱”专项行动,清理农村垃圾1000余吨,整改“问题厕所”303座。持续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红光村等4个村污水管网治理项目全面完成。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管理,改善了城市发展的新面貌。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城市管理更有温度。以创建高原“洁净”城市为抓手,打造2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和8个示范小区。实施城区绿美惠民项目,种植时令花卉178万株、补植绿化苗木11.75万株。充分利用全区道路资源,新增公共临时停车场11处、车位623个。加大市政设施维护力度,维修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165处。在城南庄和路全线4个交通路口安装设置车行道信号灯15套、人行道信号灯26套。城市更新更有力度投资2.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7个,惠及群众5604户。投资6900余万元实施25个小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和5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稳步推进路桥片区等5个重点征收项目,完成征收任务1.88万平方米。完成体育中心项目建设的60%,建成城市书房2处。全面完成龙泰路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文旅融合更有深度积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开展“最整洁客房、最干净厨房、最美旅游人”专项行动和“中区人游中区”活动,实现旅游收入96.95亿元,同比增长67.83%。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擦亮“寻迹卫城·文脉城中”文化旅游品牌。完成南山居士林菩萨殿南墙抢险加固、谢家寨娘娘庙保护性修缮工作,文峰碑、民国财政公署、省图书馆旧址等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立碑挂牌。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安全,构建了社会秩序的新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建设深入推进。以平安建设“十个一”为抓手,落实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全科网格”治理机制,围绕6个方面50项内容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000余件。设立4个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信访问题按期办结率99%。破获刑事案件58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2400余起。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以“两单四表”为抓手,督促整改隐患5300余条,约谈企业299家、责令停产整顿16家。投资3200余万元,实施明瑞花苑、沈家寨新村排险加固工程。全区在建商品房项目交付房屋7800余套,支付保交楼专项借款8600余万元。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392名干部包保经营主体4600余家。专项整治卓有成效。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424户,完成1950栋隐患自建房整改销号。开展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对照“半拉子”工程典型特征,排查甄别政府投资项目220个,不存在大干快上、举债搞形象工程等问题。围绕统计“数据寻租”核查单位426家,不存在统计造假行为。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作风,树立了廉洁高效的新形象。始终保持高的站位、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廉的底色,深入开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结合“四下基层”工作法开展专题调研21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项。推动解决南酉山避灾避险、老旧小区改造、信访积案化解、不动产登记办证等攻坚克难问题16项。印发《城中区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三率”提升工作措施》等规章制度10余份。全力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基层开展现场督查72次、承办710政务督办系统督办件530件,受理“12345”“邻里牵手”微信群转办事项1.6万件。全面提升各领域行政执法效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强化财务管理,开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以案促改教育整治,完成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9个项目。持续深化权力监督。印发《西宁市城中区政务公开工作责任清单》,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600余条,发布政策解读15篇。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办理回复依申请公开5件。按时办结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40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双拥共建、档案史志、审计统计、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实现了新进步、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首2023年,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关键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指战员和省市属单位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支出结构固化,能增不好减,民生政策提标扩面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各种改革性成本支出有增无减,区级经费支出压力更大。二是矛盾隐患排查能力有待提升,信访工作重接访轻走访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首接首办责任制落实仍有短板,采取工作措施不及时,导致信访群众“信上不信下”,反复越级上访。三是农业发展规模整体较小,各村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粗放式生产方式尚在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四是城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进程缓慢,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改造未取得显著成效,物业服务企业能力不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实事求是、直面问题,一步一个脚印,逐一加快解决。

二、2024年重点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历次全会和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区第十七次党代会部署,立足“五个中心城市”定位,紧扣扛牢“五个首位责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狠抓落实、担当实干,加快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为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中区力量。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非房)1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南川河、湟水河断面水质,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市定目标,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控制在市定目标内。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只要全区人民拧成一股绳,脚踏实地加油干,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共同谱写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中央活力区的新篇章!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在加快打造“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上努力实现突破,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聚焦生态保护,在提升环境质量上下功夫。以生态报国为导向,始终保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战略清醒,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投资540万元实施清洁取暖热源侧改造335户、用户侧房屋外墙保温工程204户,低氮锅炉改造24台108蒸吨,年内减排氮氧化物不少于10吨。严格落实建筑工地“10个100%”扬尘污染防控措施,加大裸露地块覆盖洒水力度。进一步加强道路湿法清扫、洒水喷雾作业,提升降尘效果。严查作业车辆沿路抛洒、带泥上路等违规行为,减少道路面源污染。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中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综合整治。加大对重点涉气企业的调度,通过适度调整产能、规范运行环保治理设施等方式,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强与省市上级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大气污染扬尘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等措施,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

——持续抓好水土污染防治。全面落实“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大力整治污水直排、超标排放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南川河水质采样检测工作,及时掌握水质现状。计划投资1800余万元,实施新庄、杜家庄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计划投资5675万元实施奉青路、夏都路等10条道路排水防涝管网改造项目。投资7459万元,实施南川河流域享堂沟、南川河支流莫家沟、上下细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两年内完成雨污管网混接错接整改任务。推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委专项巡视湟水河沿线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市委专项巡察湟水河流域(城中段)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反馈意见“回头看”工作。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和风险管控,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持续抓好城乡绿化。全面压实林草管护责任,统筹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政执法案件查处四项工作。投资3724万元,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投资650万元,实施2024年河湟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林修复项目。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加快推进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3000余万元,改造提升砂石土路87公里,增强道路应急反应能力。计划投资590万元,实施城区绿化建设项目。按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适时开展整形修剪、除草浇灌等精细化管护工作,及时补植断档绿化带和破损绿地,在东西大街等主干道摆放时令花卉、营造花街景观,提高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一定竭力守护好中区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二)聚焦扩大内需,在提升经济实力上下功夫。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有效推动产业“四地”建设聚能成势,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优化投资结构。精准制定2024年投资项目计划,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和项目落地转化率。引进国内外潮流品牌,打造全生态情景式EGO-PARK主题购物公园。计划投资10亿元,重点推进麒麟名都·香港东荟城奥特莱斯项目签约落地。年内促成签约项目不少于2项,省外到位资金12.5亿元以上。贯彻“六抓一控”工作思路,优化完善争取资金、项目管理等具体行动方案。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抢抓政策机遇,拓宽资金争取渠道,预计全年争取资金9.7亿元。优化项目管理模式,紧盯立项审批、招标投标等项目前期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障项目建设廉洁高效。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21项、总投资104亿元,计划实施重点项目58项、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

——全面促进消费。鼓励王府井、西大街、大十字百货等企业引进潮牌,发展主题乐园、特色餐饮、文创书店等业态。加快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新型消费。探索发展“首店经济”,创新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依托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西大街百货、南关街等夜间经济,通过招揽老字号、特色餐饮、特色店铺,带动外地游客打卡、本地群众消费。加快莫家街等老城区商业基础设施改造进度,积极推出“中区特色美食街区”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深夜食堂”,全面优化夜间消费新体验。支持企业举办美食节、啤酒节、海鲜节、餐饮嘉年华等活动,全面激发市场消费潜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壮大经营主体。加强与“一委一园”沟通对接,及时兑现企业小升规、达产稳产和吸纳就业奖补资金,提升企业达标率。发展壮大工业企业,引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划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电商生态,发展数字总部经济,打造电子商务聚集中心和数字经济示范基地。依托“青洽会”“城洽会”等平台,积极对接大十字新华书店文化综合体、沛西中学和元树文化旅游商务酒店等17个招商储备项目。全面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措施,推动政策红利非申即享、直达快享,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树牢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服务理念,抓实银企、用工、产销等对接工作。强化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制定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措施,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壁垒,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蓬勃发展。

(三)聚焦改善民生,在提升保障水平上下功夫。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心稳就业。持续开展“直播带岗”进厂区活动,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才夜市”就业品牌,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助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依托双创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健全基地双创专家导师库。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创新创业人才及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双创人才汇聚中区。优先在总寨镇、南川东路等街镇放置“零工智慧自助求职机”,为企业和零散务工人员提供线上就近登记和政策咨询服务。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600人。积极发挥首个零工行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进精准服务与吸纳用工就业“并驾齐驱”。

——用情兜底线。通过“政策找企”“免申即享”等有效措施,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社保服务。规范基金追缴工作流程,保障基金安全。设立3个老年大学分校,建设3个农村老年之家,对7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能力提升。打造4+N分区分类特色照护养护中心。筛选“幸福养老管家”试点小区3个,计划实施13个“儿童之家”示范性项目。加快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探索“安宁疗护”和“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特色模式。依法依规维护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抓好春晖小学新建项目,加快观门街小学改扩建项目进度,确保北大街小学改扩建项目按期完工。投资1719万元完成区属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及设备购置、运动场及管网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努力实现“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用力守健康。完成妇幼保健院新增业务项目,拓展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内容。构建基层医疗信息化系统、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全面保障“人工智能云”健康平台建设项目。实施1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真做好区级人民医院评审工作。推进医联体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红十字医院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持续优化医疗资源供给。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辖区居民签约率和履约率。聚焦“一老一小”,健全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谋划开展区级中(藏)医院项目前期工作。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非法行医等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规范医疗服务秩序。

各位代表!民生问题关联着万家灯火,蕴藏着群众的幸福密码。我们将自觉践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把民生小事当作幸福要事来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再办成6大类20项民生实事,让民生福祉更有力度,让中区发展更具温度!

(四)聚焦深化改革,在提升发展活力上下功夫。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创新是第一动力,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充分激活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能。

——用好改革“组合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技术、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全链条耦合发展。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提升资产资源统筹能力。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一企一策”靶向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健康服务共同体改革,加快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探索开展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教育资源统筹配置,让教育品牌辐射更大范围。全面落实“有诉必应马上办”要求,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邻里牵手”微信群等平台,研究制定《城中区闲置楼宇盘活利用工作方案》,持续推动攻坚克难问题有效化解,强化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解决苗头性、风险性问题,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高效解决。

——练好创新“基本功”。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带动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南川河道科普长廊、科技服务中心、中心广场北扩应急科普馆等项目资金支持,建设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科普阵地。依托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城中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纵深推动多元化教育场景应用实践。充分挖掘“一校一特色”资源,推广运用纸笔互动、“以客观数据+主观经验”双向融合的教学改进模式,抓好“个十百千万”劳动教育工程。打造辅助器具租赁小屋,通过“互联网+辅助器具”和“科技助残”新途径,开启免费辅助器具“共享时代”。深入落实三级林(草)长制,推动落实“林(草)长+公检法”协作机制。探索构建“1个基层河长工作站+N个微平台”,充分发挥河湖驿站及民间河湖长作用,持续健全完善河湖管护体系。

——守好营商“主阵地”。加快破除制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最优发展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持续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以“7张清单”工作为抓手,帮助企业申报各类补贴资金500万元。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流程,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推行“互联网+邮政速递”模式,加速实现“不见面”审批,加强“青松办”APP宣传推广应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度。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更多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城通办”。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柔性执法,减少非必要的经营限制和检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五)聚焦功能完善,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下功夫。聚焦城乡发展,全面开展城市更新、文化惠民、乡村振兴三项行动,让城市更加可观、可读、可感。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投资1.68亿元实施1235户楼本体改造和30个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实施莫家沟村、南酉山村等道路巩固提升工程。充分挖掘城区停车潜能,计划新增停车泊位400个。积极谋划泉尔湾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水磨新村项目3栋楼年底前主体封顶。稳步推进重点征收项目,确保隐患自建房整改销号率达到市定目标。开展供暖“冬病夏治”工作,深入排查建筑领域风险隐患,做好1.48万栋自建房动态监测,力争逾期棚改和逾期房地产项目顺利交付。投资1260万元,实施沈家沟山洪沟治理工程。新增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不少于8个,打造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宣传示范点20家。建立健全物业长效化管理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红色物业”示范点创建工作,高效提升物业服务能力。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主动融入西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寻迹卫城·文脉城中”文化定位,开展21项行动,建设集散、消费、产业、文化4个中心。创办“凤凰台”杯足球联赛、“香水泉”杯棋类互动赛,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组织开展冰雪嘉年华、文峰碑山地自行车赛、活力跑山赛等精品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文峰碑、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蝴蝶楼等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常态化推出文脉城中系列短视频。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直播间作用,持续宣传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全年举办各类活动不少于50场。构建“老城区文化游+总寨田园游+工业园区产业游”新格局,积极争取上下细沟村文化综合中心、总寨塬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面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打好“三农”工作组合拳。严守耕地红线,完成8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少于1.49万亩。抓好总寨塬和泉尔湾塬设施农业园区生产,不断丰富市民“菜篮子”。着力推动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城中区创建落地,加快推进下细沟村宅基地民宿建设,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增收。计划投资1500万元,积极争取王家山设施畜牧业养殖园区项目,推动畜牧业绿色有序发展。争取资金1300万元,计划实施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在加强“三资”管理、盘活闲置资源等5大领域下功夫,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莫家沟村、上下细沟村打造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六)聚焦风险防控,在提升治理效能上下功夫。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防范化解风险。坚决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压减非刚性、一般性支出项目。紧盯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保障各类民生支出。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监控,确保不漏管不漏征。树牢“习惯过紧日子”的意识,严格按照“量入为出”总体要求,加强预算管理监督,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积极盘活区级国有资产,健全调剂使用、出租、拍卖机制,保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规范举债融资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积极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全力推进泰来阳光小区等保交楼进度。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民族工作重点任务,多种形式、多重渠道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强化基层治理。紧扣“两年成效明显”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平安建设“十个一”要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出苗头提前预防机制,全力预防重大命案、极端个人暴力案事件。加大职务侵占、串通投标等经济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抓好重要节点安保维稳和应急处突力量建设,确保重大活动顺利举办、敏感节点平稳过度。推动社区警务规范化,健全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设置。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利用好“领航法治宣讲间”等线上阵地,录制普法视频150条。推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做好重点对象稳控安抚工作,确保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保障公共安全。以“两单四表”为抓手,严格落实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全面整治风险隐患,通过排查、督查、“回头看”三管齐下,确保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计划投资2000万元实施应急救援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和物资储备库信息化改造项目,补齐安全生产网络、数据、标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及时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提高防震减灾、极端天气灾害防御能力,制定完善“一张纸”预案,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投资8600万元实施南山地区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力度,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开展消防设施不达标整治,切实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

各位代表!走好新征程上的每一步,每一份力量都至关重要。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力以赴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竭尽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迈上更高台阶!

三、持续加强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将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定“众人拾柴火焰高”,按照省市“两会”和区委十七届六次全会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走在前、作表率”的使命感,锻造一支全面过硬、充满活力的中区铁军,积极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坚决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一)保持政治定力,建设忠诚干事的政府。讲政治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要求。我们将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坚定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自觉在省市发展大局中审视、谋划、推动政府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

(二)强化担当有为,建设高效干事的政府。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我们将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一切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大胆去干,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坚决不干。针对全局问题和关键问题,从规律上把握、从制度上解决、从责任上压实。牢固树立“干最好、争第一”的价值取向,积极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全力推动核心指标、重点工作、应用实践全面争先创优,不断形成一批作示范、有口碑的标志性成果。

(三)深化法治建设,建设秉公干事的政府。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我们将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巡察、司法、审计、舆论和社会监督,加快转变政务公开职能,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化行政争议化解机制,扎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变更、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管,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效益更加明显。

(四)坚持廉洁自律,建设干净干事的政府。处事诚为本,从政廉为先。我们将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从细落实“一岗双责”,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若干措施,深入推进清廉中区建设,完善责任追溯、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人和事进行严肃处理。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固防线,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干则必成。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保持勇毅前行的坚定信心,汇聚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为西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中区力量!

有关用语说明


1.教育3项经验、3个项目:3项经验指以“校本研修”推动评测助力新型教与学模式改革;创新“培、导、研、用、评”一体化培训模式,推进能力提升工程走深走实;基于“三案导学”教学理念下的“三研五导”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植树问题》。3个项目指数据驱动的教学范式变革,数据驱动的作业设计变革,数据驱动的五育融合变革。

2.村集体经济“破五提十”专项行动:指村集体经济突破五万元,提升到十万元。

3.“三清一改治七乱”专项行动: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改善村容村貌;整治柴草乱剁、整治棚圈乱搭、整治粪土乱堆、整治污水乱泼、整治垃圾乱倒、整治畜禽乱跑、整治河道乱占。

4.安全生产“两单四表”: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隐患整治清单、通报情况统计表、约谈情况统计表、举报情况统计表、处罚情况统计表。

5.食品安全“两个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6.“四下基层”工作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7.“有诉必应马上办”: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以群众诉求为源头驱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行业部门及镇(街道)落实,村(社区)响应,协同监督、社会参与、法治保障、注重实效的“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

8.“三率”:建立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三率”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9.“五个中心城市”定位:西宁是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产业“四地”上的中心城市,稳疆固藏战略要地上的中心城市,承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中心城市,青藏高原上最宜居的中心城市。

10.“五个首位责任”:必须扛牢关键底板和重要窗口的首位责任,必须扛牢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首位责任,必须扛牢一域稳则全局安的首位责任,必须扛牢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的首位责任,必须扛牢服务保障和集聚人口的首位责任。

11.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西宁市积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启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国际生态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

12.挥发性有机物(VOCs):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13.“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4.“六抓一控”:抓非政府投资增量、抓项目前期、抓资金争取、抓工作合力、抓工作统筹、抓重点领域,控政府投资。

15.4+N分区分类特色照护:在城中区老年养护中心设置高端颐养区、康复医疗区、特色照护区和旅居度假区4大功能区,根据老年人认知障碍程度和失能、失智情况,分区分类构建N类“小而精”的特色照护环境。

16.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7.“个十百千万”劳动教育工程:“个”指建立了一个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为区属21所学校和幼儿园3万多名孩子搭建了劳动实践、参与生产的劳动平台;“十”指10个校级劳动教育实践点相继建立;“百”指汇编完成了一百节劳动教育优质课案例;“千”指陆续评选出了一千名城中区“劳动好少年”;“万”指以中区的万名学生带动万个家庭,形成家校合力,共育具有劳动精神的时代新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18.助企暖企“7张清单”:工作推进调度清单、系统培训清单、问题统计明细表、典型案例清单、问题解决一览表、走访督导记录表、企业问题办结满意度调查回访表。

19.“青松办”APP:依托青海政务服务网,实现政务服务由PC端向手机端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注册登录后,可实现服务指南浏览、在线申报、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办件进度查询及其他便民服务办理等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

20.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指稳粮保供行动、产业增效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行动、主体培育行动、科技支撑行动、改革创新行动。

  21.“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下一条:城中区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