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青办字〔2022〕12号)和《青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验收方案》(青农居办〔2023〕2号)文件要求,我街道围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现将五年来工作开展情况自评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一是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分解工作任务,严把整治标准和时间节点,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为各村共配备户外垃圾桶188组、垃圾斗32个、保洁工具26套,已实现保洁工具、农户垃圾桶全覆盖。二是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根据各村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村“两委”动员各农户对自家房前屋后、庭院卫生随时进行门前六包,并于每月上报整治情况,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有人管、有人抓、有机制、有办法。
(二)健全管护,巩固革命成效。五年来,在南酉山村新建厕所219座,其中三格式厕所48座,双坑交替式厕所157座,水冲式厕所新建2座、改造提升12座,并全部投入使用,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新建和改造公共厕所3座,全部落实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不断改善农村“脏乱差臭”现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真正以“厕所革命”促进“环境革命”。
(三)协同联动,凝聚治污合力。联合区自然资源局和区生态环境局对各村沟渠、排污口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各类排污口分布和数量,全面做好取照、定位等工作。期间对于苦水沟污水情况,目前已将污水排放完毕,水面漂浮物及沟渠两岸淤积清理完毕,并为8户污水乱排乱放者修建化粪池现已投入使用;
(四)突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一是坚持以治“脏”为重点。五年来我办组织各村进行清除农户房前屋后、背街小巷、庭院,村内沟渠、绿化带的生活垃圾,共出动联点单位人员360余人(次),动用大小车辆90余台(次),完成卫生死角整治290余处,清理垃圾320余吨,铲除小广告260余处,清理村主干道45条,村广场18处。二是坚持以治“乱”为难点。联合城管部门对辖区村内小卖部、卫生室、农家院等督查“门前六包”责任落实情况,已整改门前占道经营、违法乱堆、乱搭乱放230余次,对拒不整改的村民下发《南川东路人居环境整治通知单》15份,责令整改,五年中,有600余户村民对自家房前屋后环境进行打扫整理。
(五)现场检查,综合评比看优劣。为进一步检验近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展示整治成果。由街道牵头各村委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联评小组,采取看评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查看、走访了解,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对村道路无垃圾死角、房前屋后堆放整齐、沟渠无垃圾、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创新举措解决问题、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等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总结互看联查行动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确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治工作有抓力,整改措施有落实。
(六)氛围营造,丰富宣传形式。一是各村在休闲广场、村落院墙、宣传栏等显眼位置,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宣传,利用村级广播、小喇叭等进行循环播放,在街道四个村内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二是紧密结合主题党(团)日活动、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对积极参与整治的群众在网格群进行表扬。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倾倒建筑垃圾问题依然存在,屡禁不绝,是改善农村环境中的一个难点。二是由于我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和小微企业较多,农村占道经营、乱摆摊点、杂乱张贴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工作难度高,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存在困难,其环境卫生管理难度大。四是部分村民卫生、环保意识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一优两高”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我街道抓重点,攻难点,结合《南川东路街道办事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月行动方案》要求,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一是继续强化教育宣传和引导,不断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继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五星级文明户”“五星级标兵户”“最清洁家庭”“最美小庭院”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全乡群众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生活品味,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建立“政府推动、榜样带动、上下联动、群众互动、全民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模式。二是继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和村规民约。坚持把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继续以“五星级文明户”动态管理和“最美小庭院”评比为抓手,提高全街道群众的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意识。同时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门前六包”等机制,使村庄环境卫生真正从“一时干净”到“时时干净”。三是继续强化督查问责,巩固整治成果。进一步加大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通过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覆盖面等方式方法,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进行大力典型宣传,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公开曝光。同时将督查结果、工作成效、干部考核、群众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真正通过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动南川东路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