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免费筛查“布病”高危人群    2025-11-05     · 城中区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三)    2025-11-05     · 全省首个“国编+地编”混编模式的县区级气象局成立    2025-11-04     · 城中区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二)    2025-11-04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饮马街街道办事处>>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公共文化>>正文

“童心未泯护成长,银龄守护伴童行”暑期儿童防溺水活动方案

2025-11-06 11:14  点击:[] 来源:区饮马街街道办事处

为充分发挥辖区银龄志愿者的经验优势与关爱精神,搭建“一老一小”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饮马街街道组织银龄志愿服务队成员及辖区儿童开展“童心未泯护成长,银龄守护伴童行”暑期儿童防溺水活动。通过银龄志愿者的智慧引导与温情陪伴,向辖区儿童传授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有效预防暑期儿童溺水事故,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同时增强银龄志愿者的价值感、归属感与社会参与度,共同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一、活动主题

“童心未泯护成长,银龄守护伴童行”暑期儿童防溺水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下午2:30-5:30(暂定时间)

三、活动地点

东大街社区二楼阵地

四、参加人员

1.“幸福饮马——银龄志愿服务队”成员(5人)

2.辖区内6-12岁儿童(25人)

3.辖区民警(1人)

五、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银龄志愿者的引导、陪伴和示范作用,让孩子们在“一老一小”的温馨互动中学习防溺水知识。

(一)理论讲解

1、案例警示与经验分享:

播放防溺水事故案例视频(8-10分钟),直观展示溺水危害。视频结束后,由银龄志愿者结合自身生活见闻进行补充讲解,分享相关安全经验或教训,社区民警则对视频关键信息进行提问互动。

2、危害剖析与互动问答:

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讲解溺水对个人生命、家庭幸福的严重影响。讲解过程中设置“老少问答”环节,鼓励银龄志愿者与孩子们围绕主题轮流提问、解答,促进双向交流。

3、预防知识普及:

①不到无人看管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水域玩耍、游泳。

②游泳要去正规的、有救生员的游泳池,并在家长或老师的陪同下进行。

③天气炎热时,不要因为贪图凉快就随意下水。

4.应急处置方法:

①不能盲目下水救人,要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 ②可以寻找身边的漂浮物,如木板、救生圈等扔给溺水者。

③立即拨打 110、120 等急救电话,讲解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说明的关键信息,如具体地点、溺水人数、溺水者状态等。银龄志愿者示范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方式。

沉浸式体验

以“沉浸式体验+老少团队竞赛”为框架,将银龄志愿者与孩子分成混合小组,把防溺水知识拆成“可触摸、可操作、可比拼”的小游戏,让老少在互动中共同学习,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六、活动流程

1.签到结对(2:30-2:45,15分钟):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签到,发放资料和号码牌。银龄志愿者与孩子现场进行“一老一小”温馨结对,互相认识,随后共同组成4-5个混合小组。

2.理论讲解(2:45-3:45,60分钟):按上述“理论讲解”内容有序进行,重点融入银龄志愿者的经验分享(“爷爷奶奶安全小课堂”)和“老少问答”互动环节。

3.危险“排雷”赛(3:45-4:25, 40分钟):

1“水域侦察兵”:用泡沫板搭建“微型水域模型”(含危险点)。各小组老少搭档手持“放大镜”道具,共同观察、寻找隐藏的10处危险点(如未盖井口、无救生员泳池)。银龄志愿者在过程中引导孩子分析危险原因。找全最快的小组获“侦察兵徽章”。

2“溺水误区我来辨”:主持人念情景题(如“去野外小河游泳凉快”)。小组的孩子举牌判断对错,银龄志愿者随即补充说明理由。错误选项由社区民警详细讲解原因。共15题,小组轮流作答。

4.休息分享(4:25-4:35,10分钟):为参与者提供饮用水,老少搭档间简单交流活动感受,银龄志愿者可给孩子讲一个安全小故事。

5.技能大闯关(4:35-5:15,40分钟):

1“隔空救援”挑战赛:地面设“虚拟水域”,一名孩子扮演“落水者”。同组的银龄志愿者指导其他孩子使用晾衣杆、救生圈(道具)进行安全传递,并带领大家喊出规范呼救语(如“我去找大人,你抓住这个!”)。比拼小组最快完成时间。

2“安全暗号”接力赛:每组的老少搭档共同设计3个“家庭专属呼救信号”(如拍3下手+喊小名),通过“老少悄悄话接力”传递,最后成员准确复述即通关。强化紧急联络记忆。

6.互动交流(5:15-5:30,15分钟):鼓励孩子和银龄志愿者共同提问、分享想法和经历,由社区工作人员、民警解答补充,深化老少交流。

7.颁奖与总结(5:30-5:45, 15分钟):根据小组积分,颁发“安全互助之星”奖项(一、二、三、参与奖),为银龄志愿者颁发“爱心守护奖”,发放小礼品。社区工作人员总结活动,强调防溺水重要性及“一老一小”互助意义。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活动前对社区活动室和户外广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场地无安全隐患,如检查地面是否湿滑、活动道具是否牢固等。

2.老年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每个混合小组安排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统筹,银龄志愿者重点关注结对孩子的安全,防止孩子们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3.活动现场配备急救箱,准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创可贴、碘伏、纱布等,并安排有急救知识的人员在场,同时对银龄志愿者进行简单的急救知识赛前培训。

4.提前了解参与活动孩子和银龄志愿者的健康状况,对于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的,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照顾。

5.在沉浸式体验环节,设置明确的活动区域边界,用警戒线或标识牌隔开,防止孩子和老人跑出活动范围。

八、宣传方式

1.社区公告栏:张贴活动海报,突出“大手拉小手” 特色,详细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报名方式,海报设计要温馨、吸引 “一老一小”及家长的注意力。

2.微信群:在社区居民微信群和银龄志愿者微信群分别发布活动通知,鼓励家长为孩子报名、银龄志愿者积极参与,并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人。通知内容要简洁明了,附上活动海报。

3.电话通知:对于部分不常用微信的家长和银龄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电话通知,确保他们知晓活动信息,电话通知时要耐心解答疑问。

4.银龄志愿者协助宣传:银龄志愿者在与邻里交流时,向他们介绍活动的“一老一小” 互动特色,动员孩子们和其他老年朋友参加。

5.社区公众号:在社区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活动推文,详细介绍活动的意义、流程和报名方式,着重体现老少互助的活动亮点,利用公众号的传播力扩大宣传范围。

九、预期效果

1、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风险。在活动后的抽查中,80% 以上的孩子能准确说出至少 3 项防溺水基本知识和 2 项自救技能。

2、银龄志愿者在活动中发挥 “传帮带” 作用,自身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增强,对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愿意继续参与社区的其他志愿服务。

3、“一老一小” 通过活动加深交流了解,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活动后有不少老少搭档表示愿意在生活中继续保持联系。

4、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暑期安全,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活动后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对孩子暑期防溺水的重视程度有明显提升。

5、形成良好的社区安全氛围和敬老爱幼氛围,让防溺水意识和互助精神深入人心。社区内关于防溺水的讨论增多,孩子们之间、老少之间会相互提醒注意防溺水安全。

上一条:饮马街街道办事处关于开展 “庆华诞颂祖国 迎中秋话和谐” 国庆节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下一条:饮马街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25年活动计划安排表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