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全省首个“国编+地编”混编模式的县区级气象局成立    2025-11-04     · 城中区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二)    2025-11-04     · 城中区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一)    2025-11-03     · 城中区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    2025-11-03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信息公开>>城中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涉农补贴>>正文

2025年城中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2025-11-04 16:12  点击:[]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夯实一产基础一是种植业方面。全区今年种植粮食作物6500亩,种植油料作物3700亩,蔬菜种植面积3824亩,产量3210吨,分别同比增加32.23亩,26.53吨。二是畜牧业方面。城中区猪存栏730头,超市定目标任务63%、牛存栏1180头,完成目标任务84%、羊存栏10631只,完成目标任务98%、家禽存栏20514只,完成目标任务67%。猪出栏404头,超目标任务19%、牛出栏1534头,完成目标任务96%、羊出栏5192只,超目标任务24%、家禽出栏19234只,超目标任务8%。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90吨、230吨、552吨,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40%、75%、79%。实现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73.29万元,同比增长10.73%。

(二)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按照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集群省级规划要求,争取资金640万元,实施2025年青海省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城中区蔬菜初加工建设项目,提升改造生产车间、购置生产加工设备,新增蔬菜初加工生产线2条,年加工蔬菜产量达2000吨以上。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预计2026年3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投产。二是争取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2025年城中区设施蔬菜生产条件改善(旧棚改造)项目,计划改造旧温室500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方案制定并通过市级专家论证审查,2026年6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投产。三是投资360万元实施城中区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提升改造集约化育苗智能温室1栋,并配套相关工程设施及设备,探索培育新品种,丰富“菜篮子”工程,现已竣工验收。四是推进青海枸杞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净深加工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845.5万元,通过枸杞精深加工生产线设备购置及生产车间改造建设,推动我区枸杞产业融合发展,目前,项目建设内容已全面完成,正在开展市级验收工作。

(三)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项目,争取省级资金626万元,用于谢家寨村、南酉山村、红光村村级道路翻修、安装路灯、排水边沟修复等基础设施改造。现已完成财政性审核、方案审查,正在开展招投标前期工作。二是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办)处理、区考核”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模式,以“三清一改治七乱”为督导抓手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共清理卫生死角690余处,清理杂乱张贴290余处,消杀环境卫生95处,清理垃圾5.2吨,发放宣传彩页550余张。三是制定《城中区2025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争取到“厕所革命”项目资金381万,建成农村户厕670座,新建农村公厕4座,预计11月底竣工。

二、下一步思路举措

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奋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深刻认识全市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的极端重要性,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全方位推介冷凉蔬菜中区优势,推广城郊农业发展中区模式,学习借鉴大通、湟源、湟中经验,在四区率先实现冷凉蔬菜省外销售。一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加快旧棚改造、冷凉蔬菜加工、有牛青海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见效。二要紧盯项目投向,强化对上沟通汇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储备一批冷凉蔬菜项目,在总寨塬探索农光互补项目,推动设施农业节能减排增效。三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加快设施蔬菜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主动对接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和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批配中心、大通汇丰农业园区,将城中区冷凉蔬菜销售至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区冷凉蔬菜品牌影响力。

(二)优化升级设施农业园区布局结构。依托园区现有展示厅资源优势,引导园区向农文旅融合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向发展。重点围绕以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厅、生态花卉展示厅为获客主力,吸引游客来园区观光休闲,配合建设苜蓿花海端营地、儿童务农体验园等农文旅体验设施,扩充园区农旅链条,进一步延长游客游玩时间。二要依托园区光照资源禀赋,尝试进行农光互补方向摸索,对园区内温棚背板进行光伏改造,通过自发能源解决园区顶部温棚冬季保温效果不佳难点问题,改善园区温棚保温条件,预计2025年提升园区蔬菜种植面积50亩,蔬菜产能提升70吨。三要对园区现有种植业态进行规划引导,以水果采摘类占中心,蔬菜生产东部围绕,北部高地智能科技引领的思路调整园区种植业态,引进各类种植主体40余个,着力提升园区种植生产驱动力。四要拓展鹿塬国际滑雪场现有资源,持续盘活周边基础农业设施,以“滑雪+美食+购物+采摘”构建“吃、行、游、购、娱”全链条冰雪游玩模式,通过设立集装箱小吃街,汽车后备箱集市,联动莫家沟艺术家文创体验等手段,进一步延长冰雪体验消费链条,把游客留在总寨塬,引进莫家沟。

)扎实推动重点涉农项目。对标《城中区赴国家部委和省直厅局拜会对接工作贯彻落实措施》,不断加大“跑厅局”的力度、频次,提高对接质量。一要争取2500万元实施2025年城中区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新建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85栋,配套完成“五通一平”及设施生产附属设施。二要争取1944万元实施2025年城中区设施农业园区旧棚改造项目,推动日光节能温室提升改造486栋,恢复设施蔬菜生产,提高“菜篮子”市场供给能力。三要争取1500万元实施2025年城中区蔬菜加工建设项目,配套完成储藏及加工检测附属设施及仪器设备购置。四要争取1000万元实施2025年城中区食用菌培育加工建设项目,引进良种食用菌新品种10种,配套完成生产及附属设施。五要分别抓好2025年青海省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城中区蔬菜初加工建设项目、2025年城中区设施蔬菜生产条件改善(旧棚改造)项目,确保2026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投产。

(三)持之以恒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要加强与属地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整治合力,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二要持续推进辖区生活、建筑垃圾排查清理工作,加强对待建工地、河道沟渠、拆除工地等易反弹区域的排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督促责任单位对排查出的生活、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三要充分发挥“全科网格”作用,依托“农耕宣讲队”“说唱管家”等主力宣讲团,普及环境整治常识,构建“全民发动、人人参与、同管共治”的新格局,推动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坚持问题导向,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不够明确、部门村民管护意识不强、“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作用发挥不够好等方面进行整治。一要持续跟进整改工作,定期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复查,防止问题反弹。全力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上图入库、省市级销号及全链条管护机制工作。二要持续完善项目建后管护办法,明确管护主体职责、内容、资金使用及奖惩考核办法,落实专人巡查和维护措施,建立“政府监管、专业监理、群众参与”工作机制,严把竣工验收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高、效益发挥好。三要运用好高标准农田“民间监督员”机制,巩固“政府+企业+村民”沟通桥梁,围绕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是否不通电、不通水、不好用等问题展开细致排查,解决信息不对等,提高施工效率。

上一条:2025年度城中区(市、区、场)享受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的购机者信息表 下一条:2025年度城中区(第一批)享受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的购机者信息表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