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城中区被选为残疾预防综合实验区创建试点以来,区卫计局始终以减少和杜绝残疾、造福全区人民为宗旨,加强残疾三级预防工作,探索和创新残疾预防工作模式,减少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从“高度重视、明确目标、忠诚履职、强化协作、广泛宣传”等方面,找准位子,形成合力,全力做好我区创建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有效减少民众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造福全区人民群众。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残疾预防
成立残疾预防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及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各单位联动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实现各单位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在出生缺陷预防、疾病防治、残疾康复等方面科学开展工作。建立例会机制,加强与基层单位的相互业务交流和互通,促使残疾预防试点工作的推进。
筑牢残疾预防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加强对辖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残疾预防工作业务能力,先后邀请青海省级专家对辖区社区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67名相关人员进行残疾筛查工作的业务培训,并派出8人参加全国残疾预防项目的培训。同时,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如“家庭医生宣传日”“助残日”、“爱眼日”“爱耳日”“职业病宣传周”重大节日,将残疾预防有关内容全面纳入相关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制作横幅、设立展板、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在公共场所进行义诊,普及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着力防控疾病致残、努力减少伤害致残、显著改善康复服务状况等四方面的核心知识,让公众了解各种致残风险,进一步使公众掌握预防残疾的方法和途径。截止目前,共计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接受1500多人次咨询。



实施残疾预防综合干预,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确定四大重点干预项目,开展“四个领域”的综合干预工作,即实施高危孕产妇产前筛查项目、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项目、残疾评定项目及7岁以上人群残疾筛查项目,在出生缺陷防治、疾病防治、伤害预防、残疾康复等残疾预防领域,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截止目前,基层妇幼工作人员已按照产前诊断标准对管理的孕产妇进行了初步筛查510人,已确定395名孕产妇为项目补助对象(其中进行羊水穿刺诊断的孕产妇有9名);对辖区0-6岁10311名儿童进行初步筛查,已确定90名儿童为初筛阳性,对81名儿童进行复筛,经儿童医院确诊70例审核确认后,进行项目资金补助,根据自愿原则向区级残联转介诊断阳性的儿童41名,进行康复治疗。对3107名7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筛查出疑似残疾人157名。目前高危孕产妇补助共计196500元(500元/人),0-6岁残疾儿童补助21000元(300元/人),为1938疑似残疾人进行了残疾评定并发放补助资金155040元(80元/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城中区卫计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配合区残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针,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督查落实,做好宣传引导,扎实做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工作,推动广大残疾人共奔小康,激发全社会扶残助残热情,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