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头条新闻: · 城中区以实战实训提升社区走访入户质效    2025-08-27     · 城中区 青春自护・平安假期    2025-08-25     · 城中区 普法宣传进基层代表委员共绘法治画卷    2025-08-25     · 激发机关党建新活力赋能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部门动态>>正文

“养老”变“享老” 让幸福触手可及

2025-09-01 11:21  点击:[] 来源:区民政局

为提升和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城中区民政局创新模式,凝聚合力,久久为功,坚持以“小切口”服务满足“大民生”需求,着力将社区养老打造成老年人身边的“幸福驿站”,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康养小屋“助健康”。“高原康养小屋里的灸床热乎乎的,最近膝盖没那么僵了,晚上睡觉腿也没有抽筋,这里既能养老又可以做康复理疗,效果还这么好,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七一路西社区的史奶奶患腰椎退行性病变10余年,通过高原康养小屋专业康复理疗,如今可独立在室内行走,上下楼梯时仅需扶栏杆,既缓解了慢性病的不适症状,又极大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区民政局在七一路西、安宁路、香格里拉社区积极打造高原康养小屋,以“医养结合”模式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康养理疗、心理慰藉、健康知识讲座等“定制化”康养服务,确保特殊群体需求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康知识及疾病预防讲座5次、康复理疗服务共计5300人(次)、一对一心理咨询及疏导415人(次)。

银龄课堂“有新潮”。“终于有机会能好好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老年大学更有学习动力了!”城中区老年大学学员说道。为深化学员间交流互动、全面掌握学习成效,区老年大学于每周末晚间开展“老年公益课夜校俱乐部”活动,为学员提供学习成果输出与交流平台,通过搭建专业表演舞台,邀请学员登台展示学习成果,切实提升学员互动交流积极性。今年以来,城中区老年大学已开设西门体育馆、南关街、安宁路及香格里拉社区4个教学点,涉及舞蹈、书法、声乐、二胡等18科专业,参与学员352人次,同时南关街社区、西门体育馆教学点新增书画课及民族舞课程,满足学员多样化需求,在各教学点提升适老服务细节,提前准备放大镜、防滑地垫及应急药品,针对行动不便学员提供座位优先安排服务提升课程参与感与体验感。

社区养老“焕新招”。在为辖区老人提供爱心义剪、帮办代办、助餐助洁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各高品质养老服务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七一路西社区坚持每周“红色影院”放映活动,每月举办长者生日会,组织辖区老人及青少年参与“爷爷奶奶一堂课”等活动,累计服务720余人(次),积极开展专业个案介入服务11例。安宁路社区建立“发现-上报-联动-处置”应急机制,优化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每日安全确认”制度,形成“中心-社区-物业-警务”四方协作模式,组建“以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带动老年人参与社区集体事务,以“定期探访+节日慰问”形式服务覆盖老年人621人(次),推动互助养老模式。香格里拉社区探索“养老+托幼+党建”多元联动模式,组建“银龄互助队”,破解代际共融难题,与4家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实现社区失能老人100%全覆盖。在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等重要节点成功举办大型活动9场,开展防诈宣传、老年摄影、老歌欢唱会等小型活动15场,累计吸引1600余人参加活动,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持续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协作机制,将老龄关怀延伸至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等传统服务覆盖不足的群体,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安全健康、互帮互助社区养老氛围,做优服务链条、做实服务项目、做活服务机制,在实践中检验和加强养老服务质效。

上一条:为爱护航 守护“童妆” 下一条:城中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 管理评估工作

关闭

主办单位: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政府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340 (青ICP备19000483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1030005
网站联系电话:6271091  劳动保障维权电话:6163883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8236019  城中区统计违法举报邮箱:czqtjwf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