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拧紧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链”,提高食堂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近日,城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城中区教育局开展秋季开学前食品安全培训会,辖区大中专院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共计126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工作人员重点解读《青海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同时结合秋季气温变化、食材特性、校园供餐特点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一是人员健康管理严把关。重点讲述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方面,食堂从业人员每学期开学前必须重新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明方可上岗,每日上岗前必须完成体温监测、健康问询及个人卫生检查,严禁带病上岗,并规范建立健康管理台账,确保人员健康“第一道防线”坚实可靠。二是加工制作风险零容忍。详细剖析食材加工全流程风险点,学校食堂需通过色标管理来明确生、熟、荤、素工用具专用标识,严禁混用,从源头上杜绝生物性、化学性污染风险;重申食品规范留样,留样重量、留样时间、留样餐次等标签信息要真实准确,要求各学校食堂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三是厨房清洗消毒无死角。系统讲解厨房用设施设备的深度清洁流程与频次要求,强调“三防”设施的规范配置、有效维护。结合秋季开学节点,明确食材排查、设备检修等前期准备工作的具体要点进行讲解,为各校提供“清单式”行动指南。四是案例深度剖析再警示。精心选取了近年来发生在校园食堂的典型警示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以案醒人,提高参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此次培训紧扣秋季开学关键窗口期,既传递了最新政策要求,又强化了责任意识,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划出不可逾越的“硬杠杠”,敲响防微杜渐的“警示钟”。
下一步,城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加大对学校食堂的全覆盖监督检查力度,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火墙”,切实把好校园食品安全每一道关口,全力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