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中区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批典型案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根据《西宁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批典型案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及《西宁市“十四五”城市排水建设规划》相关要求,投资约9704万元,对全区市政道路开展混错接点整治和雨污水分流整治两大项目工程,有力有序推进全区排水管网整治。


做好“小升级”,解决“大难题”。以“十四五”城市排水建设规划为契机,持续增强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水平,努力通过管网换新。针对辖区部分雨污管网老化、破损、功能缺失、混错接等问题,主动排查雨水排口至排水立管全环节,分类摸排、全面溯源,厘清排水网络,依托项目谋划,淘汰老旧管材,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进一步推进管网工程建设,让城市“筋络”焕发新貌,让雨污水“各行其道”,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经过五年改造升级,辖区人民街、北斗宫街、解放路、前营街、南关街等31条市政道路开展了雨污分流改造。截至目前,人民街、北斗宫街、解放路、前营街等28条道路的雨污分流项目已完工,共铺筑雨污水管网约6300米;南关街、南山路33号、北玉井巷3条道路雨污分流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于年内完成改造任务,计划铺筑雨污水管网约7500米。
做好“小提升”,实现“大协调”。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批典型案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突破,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借力混错接管网整治工作主动组织勘测单位对辖区道路全面进行摸排,摸清现有道路基础底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截至目前,共核查出237处管网混错接问题,已完成同安路、南京路、润杰路等6条道路、53处混错接点的整治工作,57处正在整治中,剩余127处点位均已纳入统筹整治项目内,待前期手续完成后,将根据资金拨付情况及时安排进场施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小措施”,确保“大安全”。以雨污水混错接整治工作为抓手,全面加强防汛工作,不断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雨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防汛工作的早安排、早部署。通过养护单位日常监督“打卡”,实时监测汛期易积水点水位变化,,根据积水情况适时组织开展排水防涝应急处置工作,安排专人对辖区4处内涝点及9处通道进行巡查,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话等措施,逐级叫应工程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应急救援队伍等,第一时间到达各积水点,及时为我区雨污管网“通筋活血”确保排水畅通,为安全度汛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