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痛点难点。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城中区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让辖区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民生主题,巧用“加减乘除”法,通过深挖停车潜能、强化监督考核、提升服务质量、筑牢安全防线等系列工作举措,有效缓解老城区“一位难求”停车矛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资源供给做“加法”,深挖停车潜能。一是聚焦群众关切,紧扣“强服务、保民生”目标,积极会同建设、交警等部门,按照“应划尽划、应增尽增”原则,对辖区停车情况进行实地摸排勘察,充分合理利用道路空闲位置,加大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建设力度。今年以来,在瑞源路全段、南京路等区域施划公共临时停车泊位204位。二是开展“地毯式”摸排走访,充分挖掘居民小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资源,协调辖区有条件的1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小区停车场,在保证单位内部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错时向社会车辆开放,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方便市民停车。
乱象治理做“减法”,强化监督考核。一是用好监督“助推器”。根据《城中区公共临时停车场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内容和整治重点,安排专门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工作纪律、服务规范、收费管理三个方面内容,不定时对辖区各公共临时停车场进行督导检查,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周督查、月汇总、季通报,确保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截至目前,共开展检查47次,查出问题129处,整改129处,整改率100%。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以《西宁市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员考核细则》为抓手,及时对12345、12328、电话投诉、检查等渠道反映的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利用个人二维码私收现金、停车场环境卫生不佳、法定节假日收费等乱象进行处罚,激励全区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员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截至目前,共处罚停车管理乱象56起。
优化服务做“乘法”,提升服务质量。一是结合旅游旺季停车需求大实际,提前部署,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辖区莫家街、南山寺、北辰门等旅游景点周边公共临时停车场、商业停车场等停车资源进行勘察,制定旅游旺季中区停车攻略,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为游客停车提供便利。二是印制《温馨提示》便民小卡片3000张,公开城中区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办公室办公电话2个,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员及时将卡片发放到位,畅通停车民意反馈“直通车”,让市民有关停车方面的意见建议直达辖区基层停车管理部门,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隐患整治做“除法”,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充分发挥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员“腿”和“眼”的作用,及时排查并解决公共临时停车场道路安全隐患问题。日常工作中,要求停车场管理员第一时间上报巡查中发现的停车指示牌倾斜松动、停车泊位井盖破损缺失、路面塌陷裂缝、地砖缺失、线缆脱落裸露、进出口道闸机损坏等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并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进行维修,将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安全隐患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努力构建更加安全的停车环境。二是及时对停放在公共临时停车泊位的危货车辆、占用消防通道、无序停放的车辆进行劝离,并落实定人定岗管理责任制,确保停车泊位内卫生整洁,无障碍物、杂物堆积,营造畅通有序停车环境。今年以来,共排查停车场130余处,已解决红十字医院公共临时停车场路面破损、艺校门口公共临时停车场井盖破损等安全隐患问题11处。
下一步,城中区公共临时停车场管理办公室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规范停车管理、优化停车服务方面发力,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形象,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