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为正确规范落实课题研究工作,保障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推进,提升课题研究质量,实现教科研对教学工作的引领,2024年5月8日,城中区QJX23ZD25号省级重点课题《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以〈身边的算法〉为例》开展了第三次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城中区教学研究室信息科技学科兼职教研员冶秀芳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课题研讨活动主要围绕资源开发思路设计,资源开发路径谋划,下一阶段课题研究任务分工三个方面进行。


一、厘清思路细谋划,锚定目标扬风帆
首先由课题主持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明确了《身边的算法》这一教学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及学段目标和学业要求,分析了信息科技学科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当前本区信息科技资源开发和应用现状,针对现行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不对应的现状,确定了《身边的算法》资源开发思路:分析课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关联教学活动—明确活动素材—提供教学建议—制定考核量规—教、学、评一体化发展。
二、确定内容定需求,明确路径谋落实
紧接着课题组成员根据学校信息科技学科课时安排,梳理确定了教学内容,以《智能家居》为《身边的算法》这一教学内容的总项目,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时安排,确定以《编程猫》为教学工具,把《智能家居》这一总项目分解成四个小项目,又把四个小项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微项目,对应学校的课时安排。同时,从教与学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搭建、教学工具及教与学的素材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资源结构划分,以购买现有高质量资源、分析再创现有资源以及自创教学资源三种资源建设方式,明确了资源建设路径。
三、合理分工挖潜能,明确职责求实效
最后,课题组根据资源建设路径和每位成员所擅长知识领域进行了资源分工,将每位成员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以确保课题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让课题研究的每一步都取得实效。
漫漫科研路,悠悠育人心。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更加明晰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理解了课程资源开发思路,明确了资源开发路径。相信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实践研究——以〈身边的算法〉为例》课题研究一定能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求真实到底,以科研推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向高质量发展!